关于日本动漫如此受中国青少年追捧的现象讨论
(2012-07-17 09:05:12)
标签:
杂谈 |
日本动漫受中国乃至世界青少年的追捧,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究竟原因何在,今天,让我们来对此问题进行一次简单的探讨。
先不往深里说,看表层,日本的动漫产业确实在世界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动漫产业的发展与发达,使得日本政府对动漫这根支柱十分看重。因此,不论政府方面还是个人方面,都会支持着它的正常运作,不断创新,所以日本在近些年才能够创作出许多动漫佳作。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它好,具有十分强烈的可看性,又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自然而然,日本动漫会形成一股潮流。
中国是较早创作动漫的国家,但为什么却比不上日本呢?原因是它没有较大的市场,浅层点说,就是没有抓好人群。一般来说,中国动漫的适龄一般都在十岁以下,主要捕捉的是少年儿童人群,的确也获得了一部分认可。但毕竟儿童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于动漫也只是看看画儿,乐一乐而已,这样它不会抓紧儿童的兴趣。并且,在中国,动漫也只是少年儿童所独属的东西。日本动漫就不同了,它的捕捉对象是青少年,或者说是青少年和中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十分有内涵。一般看日本动漫的人并不是看它的画面效果(虽然画面效果做得也十分不错),而是看它的剧情,一环套一环,层层递进,不断发展,这使观众的关注度增加,使其难以取舍。另一方面,中国动漫的主要观众是儿童,这也限制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使其很难走入国际市场。
我在这里举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动漫的某些不足。国内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与国外的《海绵宝宝》就有很大差距。我并不是在责备或贬低前者,可我们不能否认,《海绵宝宝》在中国很有市场,但在美国,电视上不可能放映《喜羊羊与灰太狼》。你可能会说,这与贸易壁垒有关,但我个人觉得,还是技术因素和思想因素起决定性作用。技术就不说了。思想,《海绵宝宝》中的思想很前卫,虽然故事有些乏味荒诞,但你永远不会猜到剧中人物下一步要做什么。它以一种独特的黑色幽默来逗笑每一位观众,这是由思维方式决定的。
其实日本动漫的实力早在几十年前就展现出来了。早年的《聪明的一休》《圣斗士星矢》《灌篮高手》《美少女战士》《阿拉蕾》以及《多啦A梦》,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不朽名作。换句话说,日本人的动漫理念就很先进,做出来的动漫自然不错。
我就是个日漫迷,《死神》《火影忍者》等都是我的最爱。但我爸却说日本做动漫是想用精神感染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少年,改变我们的思想,从而实现其侵略目的。我想没那么严重吧?难道我看两集《蜡笔小新》就想**反人民了?不过也不是没有那种可能,我们会像吸食鸦片似的迷上它,说不定就是我们的思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但也应该达不到那么严重的地步吧?哪个作品不是呢?比如你看《西游记》,你就会不知不觉站在孙悟空他们这边,你才不会管妖精有没有苦衷呢。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日本动漫中有太多中国动漫中没有的东西,比如暴力。在日本动漫中,暴力常被当作是最大的看点,而在中国动漫中你是很少见到的,这也许也与国家性质有关,但我们不能就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而否定它,或许这也是日本动漫的一种风格也说不定。
所以总的来说,日本动漫受追捧的原因很简单,两点,技术因素和思维因素。那我们应该看日本动漫吗?这我不好下定论,反正我会继续看下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见识一些别国的文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前一篇:动画片——诠释童年的记忆
后一篇:不宜过量观看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