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说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

(2012-07-12 09:32:19)
标签:

杂谈

亚太动漫协会秘书长王六一曾说;现在世界上的两个动漫强国是美国和日本,如果出现第三个,那么,一定会是-----中国。
 
而此时,中国的动漫或许属于“黎明前的黑暗”,在迎来中国动漫真正的黎明,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中国与日本动漫之间的差距。 
 
一、日本的动漫是被作为经济的重要产业来发展.并且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例如;2002年红极一时的<棋魂>,当时的日本棋坛几次落败于韩国和中国,棋艺产业几乎落于低谷.而这样的影片是讲述一个讨厌棋艺的青年进藤光在遇见棋艺高手藤原佐为的改变.不仅赢得了市场高昂的票房,而且推动了日本棋艺的再次高潮.而中国的动漫却只是因为政府人员在总结经济发展时的一句;要促进动漫经济的发展.而缓慢的在市场里生长.对其他产业也会有一定影响.例如;<长江七号>里的七仔,《海绵宝宝》里的海绵宝宝,对第三产业有一定的促进,可是这样的影响相比日本,或许我们都不必讲明哪一个更有重量。
 
二、日本的动漫比中国的更创新,更有生动的情节。日本早已脱离以动物,植物来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更多的是以人物为主,并从主修人物的发型·瞳孔,眼神等脸部变化和性格变化来展现主角的特点。使作为动漫骨架的人物更具有血性。而使情节更加生动化。而中国,现在依旧以动物,水果等事物来作为动漫的主角。演绎着让人逐渐乏味的情节。中国有丰富的故事,却没有一个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 首先,真实性,中国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出现让人觉得这样矛盾的社会现实夹杂在里面,一只狼,那么长时间居然抓不到一只羊,反而不断的被羊捉弄,这是揭示狼的愚笨,还是否认社会本省的规律,还是以哗众的方式来取宠?而日本的《轻音少女》没有凭借魔法,神话,颠覆什么逻辑,而以青春故事,赢得众人喝彩,日本不是没有科幻动漫,而是在合适的时机,适当的使用,以在平凡中获取的异常养分,来供应人们的需要,而这与中国一味的利用神话传说,来颠覆人们正常的逻辑不同,其次,故事性,《巴啦啦小魔仙》只是讲述一个魔女们利用魔法打败黑魔法的故事,只是简单的宣扬邪不胜正的理念而已,而日本的《魔法少女小圆》却是利用对现实的思考,对人生的思考,对哲学的思考,而获得“猎奇动漫”的称号。此时这样的比较或许这样的荣誉一点也为过吧!再者,寓意性,中国坚持走保守路线,对敏感性的话题总是予以回避,而动漫作品也只是重视教育,毎一部作品都是强调和灌输一个道理,这样的动漫发展已经潜在的形成了形如文字狱的“动漫狱”而日本的动漫赋的娱乐性更强,更广泛的教育空间。
 
三 ,由于日本的动漫是演绎不同年龄的主角,反映不同人群的问题或者内心的希望,因此拥有更多的人群,而中国传统定义便是动漫是属于孩子的世界,对于孩子只有教育意义,因此才会出现《哪吒》这样总是以小英雄形象出现的动漫,因此也注定中国动漫拥有的只能是儿童群。
 
四,对配音者的重视。动漫以声音为魂,以人物为骨架,对声优重视,一是声优着总是不断探索所演绎人物的特点,力求尽能的表现他们的情绪和特色。二是声优者在日本是就业的大头,所以声优着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尊重,因此日本也有严格的规范性要求,将声优的名单,像电视剧一样和演绎者一一对应,并展示在观众面前,而中国,且不说声优者的技术和受到的尊重,他们在连续剧中结尾时的名单都不会有所呈现,这等比较,或许不必评说其中的优劣,当然中国在下坡路上艰难的行走,并不是所有与日本的差距都有所鄙弃,至少得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的动漫在发展。2009年,中国出现了春天。也被称为第一只吃“螃蟹’的“中国小羊”。当然,中国没有日本那样专业性,成熟性的产业链条,但是“中国小羊”让让人们看到了动漫产业的前景,也明白缺乏影响力、原创形象是动漫产业的瓶颈。动漫产业的有关专家曾经总结过动漫发展的阶段。第一黄金阶段:是美国海瑟麦凯根据其本人的漫画《小尼莫梦游记》绘制了一万多张原图。完成了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动画短片,开始了默片时代的帷幕。第二黄金阶段是1987一个动画的文艺复兴的时代,而我们此时正处于第三黄金阶段的路口,一个伟大的时代出现伟大的文化链条,而文化的伟大则需要伟大作品的支撑。有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是一段艰苦的旅程。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综合实力的加强。而作为文化软实力的动漫又怎么能够停下脚步呢?只有了解过去的兴衰,现在的差距,才能看清未来的前景和发展趋势。才能将伟大的作品奉献于世。才能让一个民族的文化更加充实,才能让一个国家更家的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