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一样的蜕变——观《再见萤火虫》有感
(2012-03-13 08:31:51)
标签:
杂谈 |
这个影片是对日本在二战时偷袭珍珠港而受到美军空袭的一段真实反映。空袭开始后,十四岁的少年诚田带着仅三岁的妹妹小节四处逃命。逃命途中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母亲的突然遇难让兄妹俩只得在婶婶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婶婶的冷淡与无情使兄妹俩不得不搬出去,去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就这样他们居住在了一个偏僻的山洞里。没有灯,哥哥诚田就捉来很多萤火虫来照明。居住的问题解决了,饥饿俨然成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为了生存。诚田只好趁乱偷些东西卖掉来换大米,甚至有一次因为偷萝卜而被抓去警察局。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小节病倒了。诚田只好取出妈妈的存款来替小节看病,取款途中又听到了爸爸的死讯。当诚田提着一大包食物回到山洞时,小节已经奄奄一息了。终于在品尝完一小口西瓜后,“小节再也没有醒来了”。
我不得不说,整个影片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感动是必然的,心酸是一定的。诚田和小节的悲惨生活也是当时成千上万的日本民众的历史缩影。但是哭完之后,我们所需要的不再是同情和可怜,而是反省。对,反省!
中国为什么没有中国式《再见萤火虫》来感动我们呢?按理说,中国对于二战中所受到的创伤应该更有发言权一些,中国受到的创伤也是不能和日本同日而语的。可是,我们没有。我们有的是所谓的“大片”,有强大的明星阵容,耗费了重金而“打造”出来的“大片”!这些大片的确也震撼人心,震撼服饰的豪华,震撼明星的出演,可又有多少人真正震撼到内心呢?而日本的影片凭借细微的生活细节,没有过多的粉饰,亦没有过多的耗资,震撼的却是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一句简短的话语,一个缓慢的动作,一个凄凉的眼神,无不传递着悲伤,让观众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真情,以致过目不忘。直到现在,影片里婶婶对待兄妹的无情、冷漠依然让我记忆犹新。
中国还有什么?是类似于《多啦A梦》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吗?相比之下,我们真是相形见绌!《再见萤火虫》从两个小孩子的视角来讲述了战争的悲惨,不仅对小孩子有教育意义,对大人也有同样的反思作用,让影片在内涵上又高了一个层次。而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则更能让小孩子接受并牢记在心,并不是中国的大人们对着中国的动画片大呼幼稚和没有内涵。
中国到底缺的是什么呢?要我说,既不缺资金也不缺人才,缺的是一种创新的精神和以小见大的思想。拍影片就像是熬汤。既然要熬汤,那就一定要熬出世界上独一无二、最最精致的汤,绝对不是用钱和明星来煮大杂烩!那要怎么熬呢?首先,一定要挑选出最上好的食材,其次要加上我们自己研制的熬汤独门秘方,最后煮的时候一定要掌握火候,熬汤不能操之过急,只有慢慢炖,汤才会浓郁鲜美。各国的影片竞争就是一场熬汤的终极对决,只有最最鲜美的汤才会取胜。那汤里不仅有美味,还有思想。
《再见萤火虫》结束了,人生还在继续。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我们都需要经常反省自己。总结出优势和劣势,不能让自己的一生都处于混混沌沌中。我们要像蝉一样的蜕变,最终出落成美丽的蝴蝶!
前一篇:浅评我看过的动漫
后一篇:谈谈对某些动漫"喷子"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