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王国与成人世界
(2012-03-10 09:19:00)
标签:
杂谈 |
孩子的王国
说起动画,我们总倾向于相信它属于童年。孩子们打开电视机,总是播到动画片的频道。那里,一个充满梦想的王国为他们呈现。
这个王国色彩斑斓。画笔的痕迹划过,就是一个人形,墨迹一摔,就是一片天空。道路、树木、房屋,在画师笔下任意组合,变换色彩,可以创造花花绿绿的意象,超越单调乏味的现实世界。孩子们喜欢鲜艳,喜欢色彩的堆叠,也因此迷恋动画的王国。
更重要的,这个王国可以轻易进入。书本中有太多深奥的道理,思考太累。电影中有太多预埋的伏笔,理解太难。对孩子来讲,简简单单的动画是最好。画面、文字、声音,都经过精心设计,孩子只需要接受。接受那些精美的画面,接受那些叫人捧腹大笑的场景,在光与影的完美组合中得到愉悦与享受。
无怪乎人们总将动画与孩子联系起来。人们总觉得卡通是给小孩子看的,似乎太过鲜艳太过直白,缺乏深度。于是喜欢动画的成年人,看上去有些幼稚。
另外,尤其是在中国,有的动画创作者不了解孩子的心意,却想从孩子的视角创作,牵强附会,尽扯些幼稚庸俗的情节,叫孩子都觉得无聊。又或是留下明显的说教痕迹,显得索然无味。这样的动画多了,人们更倾向于动画片是低幼儿童的专属品。
对成人的容纳
然而我一次又一次地发现,有些在童年时期理所应当喜爱的事物,随着我慢慢长大,并不会在我的生命中完全消失,而是在我脑海中呈现着不一样的姿态。它们不会被排斥在成人的世界之外。
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曾喜欢鲜艳的色彩,曾相信一切的不可能。尽管在长大的过程中渐渐磨平自己的棱角,分清现实与想像的区别,却仍然留恋那充满童趣的精彩世界。
童话对孩子是离奇曲折的故事,对成人来讲,是一种纯净无暇的意象。动画片本该是属于孩子的名词,但很多孩子长大成人,依旧留恋那五彩斑斓的世界。还有那么一小批大人,因为太喜欢动画的王国,干脆投身于这一行业。
动画这一词语本身并没有表明它适合于哪一个年龄段,它只是一种形式,和电影、电视剧一样,大人可以看,孩子也可以看。尽管有许多的特质,让它成为与童年挂钩的一个名词,我们仍然不能否认,动画的王国一样可以容纳成年人的存在。
不一样的视角
我们将动画与童年挂钩时,不难发现一个有些矛盾的事实。动画的创作者、设计团队,都是成年人。这些成年人,在创作过程中却每每改变自己看待世界时一成不变的态度,而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然而大人终究是大人,有一些无法改变的观点,无法掩盖的痕迹。那些没能隐藏的属于成人世界的元素,自由流露在制作的点滴细节中。
宫崎骏笔下的一个个女孩独立坚强,而现实中孩子们大多都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享受着依赖的轻松快乐,唯有长大独立,一个人面对风雨,才能体会那种孤独寂寞,然后产生一种必须坚强生活下去的念头。这时若是回想起动画片中那些勇敢的女孩,会不禁获得希望与动力。又比如名侦探柯南中的案件离奇曲折,充满阴谋和秘密,一个孩子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复杂推理与逻辑,更别说阴谋背后难以理解的人性。
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视角,爱那些艳丽,爱那些丰富多彩的情节。
大人有大人自己的视角,更多地思考那些华丽场景背后隐藏的玄机,创作者试图掩盖,却又无法掩盖的成年人的想法,试图隐藏,却又不自觉表现着的复杂人性。
一部好的动画片完全可以老少咸宜。一个津津有味看着动画片的大人,内心翻涌的想法,与一个孩子全然不同。动画并非孩子的专利,看动画的成年人并不全都幼稚,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那些我们共同的缺失
我们身处一个不完美的世界,生活中总是存在很多的不如意。如果我们从艺术作品中寻找慰藉,那么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现实主义,它会告诉我们,我们周围的人活得和我们一样不如意,甚至更糟糕,我们的世界远比想像中可怕。于是我们从中得到一种安慰,原来自己还没有糟到极点。还有一个方向,是浪漫主义,它向我们展现完美,展现光明与希望,于是现实世界中的缺失仿佛在那里得到弥补。
动画片就如同浪漫主义的诗篇,美丽无暇。
在那个动画王国中,有绝对的正义。好人一定有好报,恶人终归有恶果。白雪公主就算吃下毒苹果,也终究会奇迹地苏醒。伤感的悲剧不应该存在。在生活中遭遇欺骗,无处排遣自己的愤懑,想到世界似乎永远无法公平公正时,投身于美丽的幻想,心里也许能稍稍宽慰一些。
动画王国还有绝对的坚强勇敢。总是踌躇,总是犹豫不前,太多人痛恨自己的优柔寡断。年轻时没有追寻自己的梦想,心动时没有向喜欢的女孩表白,都构成一个人生活的遗憾。而在动画片中,生活的不圆满最终都将圆满。
在不完美的现实世界中,我们需要时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一个小动作,一句话,都微妙地改变着人与人之间的亲疏。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缺陷,这让我们的交流沟通产生摩擦,无缘无故地看不顺眼也常常发生。动画的王国就简单多了。孩子们的眼中,好人就是好人,坏人是另一人种。要么爱要么恨,他们很难理解复杂的情感。因此,当成人进入一个为孩童设置的世界,他会发现这个世界简单清新地有如世外桃源一般,更易于理解,易于生活。
当孩子不满于现实的单调乏味,总感到缺乏惊心动魄的事件,他们沉湎于动画的想像世界。于是我们发现孩子和大人对待动画片,在这样一方面表现得一致,那就是在完美的世界中弥补现实的缺失。这种弥补缺失的渴望贯穿于我们整个人生,不分年龄,不分场合。
就像小王子的作者说他的童话是献给大人的一样,动画看似为儿童存在,但这些儿童是终将长大的儿童。一部好的动画片,不分界限地容纳着孩子和大人。
事实上,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那些将动画排斥在成人世界之外的人,或许只是忘记了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
前一篇:由中日动漫联想到中日足球
后一篇:浅评我看过的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