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能量的获得》(白洪为主备)

浙教版科学九上 能量的获得 教学设计
课题 |
能量的获得 |
章 |
四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九年 |
学习 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细胞呼吸的含义,懂得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来源。知道呼吸作用为人体内能量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列举人体及植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通过比较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异同,说出有氧呼吸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3.了解不同动物多样的呼吸器官,联系生活实例,说明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得氧气的方式不同。 4.了解人类应用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的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进一步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2.通过了解不同动物多样的呼吸器官,进一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科学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熟悉事物,做到科学与生活相结合。 |
||||||
重点 |
知道细胞呼吸的含义,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点。 |
||||||
难点 |
呼吸作用的实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我们前面学习过营养物质,它们能提供的供能营养素是什么? 【蛋白质、糖类、脂肪】 营养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为生命体提供能量、为构成细胞提供原料、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保护身体。】 那你知道能量的获得场所和方式吗? 【在活细胞中的线粒体中,通过呼吸作用获得。】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经消化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经呼吸,通过循环系统到达体细胞。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你认为这些能量来自哪里? 【这些物质最终要在体细胞内经历复杂的呼吸作用,才能实现为人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分析思考以前的学习内容 |
复习旧知 引入新课 |
||||||||||||||||||||||||||||||||||||||||||||
讲授新课 |
一、有氧呼吸 在细胞内进行的呼吸作用是细胞呼吸,就是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和呼吸一样吗? 【呼吸作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吸入O2 、呼出CO2)的总过程。 呼吸运动——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 糖类、脂肪等物质在人体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与在体外燃烧所释放的能量是大致相同的,只是体内细胞内的氧化过程进行得更缓慢。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物质燃烧也是物质的氧化分解。燃烧和细胞呼吸有何异同呢?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释放能量 不同点:
】 在氧气的参与下,有机物的分解较为彻底,并释放出较多的能量,这种呼吸作用方式叫做有氧呼吸。 在一般情况下,人体每天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所需的能量大多来源于糖类,
糖类+氧 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
脂肪+氧 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蛋白质+氧 这些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主要通过细胞的有氧呼吸进行的,同时产生二氧化碳、水等产物。 大多数生物均以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 二、无氧呼吸 高等动物的无氧呼吸 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葡萄糖 无氧呼吸是机体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当你全速奔跑几百米后,你的两条腿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肌肉酸胀。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急需大量能量的供应,这时,虽然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增加了,但仍不能满足肌肉组织对氧的需求,以致肌肉处于暂时相对缺氧的状态,于是细胞就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高等植物的无氧呼吸 不仅人的肌肉在暂时缺氧的情况下会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出一些能量,其他生物也能进行无氧呼吸。如高等植物在被水淹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并产生少量的能量。
葡萄糖 你知道苹果、香蕉贮存久了,会有什么气味散发出来? 【苹果在储藏过程中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所以闻起来有酒味。】 但酒精在植物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 1. 水稻等植物长期淹水后,容易出现“烂根”现象,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水稻长期淹水后,根部细胞因长期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在植物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会对植物细胞内的过多积累会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从而出现烂根现象。】 2. 大多数动、植物都将有氧呼吸作为呼吸作用的主要方式,为什么? 【有氧呼吸能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具有更高的效率。】 人经过一段休息后,为什么剧烈运动后的酸胀感会消失? 【血液中的乳酸会被肝脏利用而逐渐减少,肌肉的酸胀感觉也就逐渐消失。】 为什么生物存在无氧呼吸? 【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那时的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自无氧呼吸。】 能否将无氧呼吸作为能量获得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不能。有机物没有被彻底分解,释放的能量较少。部分产物有可能对生物不利。】 微生物也是通过呼吸作用来获取能量的。 有些微生物能长期进行无氧呼吸,微生物的无氧呼吸被称为发酵,如人们可利用乳酸菌的发酵作用生产泡菜、酸奶等食品。 动画: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有些微生物在有氧情况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情况下则能进行无氧呼吸,如酵母菌。人们利用酵母菌的这一特点,分别用于制作面包和酿酒等。 这些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实例,说明了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读图:葡萄酒的酿制过程 1.葡萄含有大量糖分。 2.把葡萄压烂 3.加工和过滤。 4.酵母菌将葡萄汁发酵,产生酒精及二氧化碳。 5.将已发酵的葡萄汁贮存在桶内改善味道。 6.把葡萄酒装入桶,加塞密封,以防进一步氧化。 思考与讨论: 1.葡萄为什么会变成酒?酒桶为什么要密封?酿酒过程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密封是造成缺氧环境。利于酵母菌进行发酵及防止被杂菌污染。主要变化是把糖类分解成酒精。】 2.你还知道哪些人类利用微生物发酵进行生产的例子? 【利用酵母菌制作面包和酿酒等,还利用其他微生物发酵,用于醋、酱、味精等食品生产。】 综上所学,你知道呼吸作用的实质了吗? 【活细胞体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细胞呼吸的意义 1.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可用于细胞分裂、矿质吸收、肌肉收缩、神经冲动及冲动的传导等各项生命活动。 2. 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细胞呼吸过程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成为合成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
通过动画对刚才的内容进行巩固吧 动画:细胞呼吸 三、多样的呼吸器官 动物要依靠食物和氧气维持生命。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获取氧气的方式也不同。 低等无脊椎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等,大多数都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只靠体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从较高等的无脊椎动物开始,已经出现了专门具有呼吸功能的器官,如对虾用鳃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等。 鱼类在水中是用鳃进行呼吸的。 视频:鱼的呼吸及鳃 鱼的鳃位于咽的两侧,鳃盖关闭时,水从张开的口流入咽,接着口关闭,口腔收缩,压迫水流通过鳃并从立即张开的鳃盖后缘流出。虽然水中的氧气含量很低,但由于水流不断通过布满血管的鳃,鱼类还是能获得足够的氧气的。 陆生脊椎动物的体内已经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肺。两栖动物的肺较简单,如青蛙的肺仅是一层薄壁的囊,呼吸功能较差,还需要通过皮肤的辅助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 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在适应陆地生活的同时,肺的结构里出现了肺泡,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由于鸟的肺结构十分致密并与特殊的气囊相通,使得它可以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 动画:鸟类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双重呼吸
|
自学读书,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区别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和呼吸
区别呼吸与燃烧
知道有氧呼吸的表达式
知道有氧呼吸是呼吸的主要方式
知道无氧呼吸 及表达式
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了解植物的无所呼吸及表达式
思考与讨论
了解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思考与讨论问题
归纳细胞呼吸的意义
尝试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了解生物多样的呼吸器官
知道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
指导读书自学
引导区别呼吸作用、呼吸运动和呼吸
引导区别呼吸与燃烧
介绍有氧呼吸及表达式
介绍无氧呼吸 及表达式
引导分析
介绍植物的无所呼吸及表达式
引导思考与讨论,完成问题解答
介绍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指导读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引导思考与讨论问题
引导归纳细胞呼吸的意义
引导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介绍生物多样的呼吸器官
分别介绍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与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
||||||||||||||||||||||||||||||||||||||||||||
课堂练习 |
1.地球上的生物都依靠呼吸作用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进行有氧呼吸必需的两种物质是( D )
A.水、二氧化碳
C.葡萄糖、二氧化碳
2.下列关于有氧呼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有氧呼吸是大多数生物的主要呼吸方式
C.有氧呼吸只能将有机物部分分解 3.动物与高等植物都能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以获取少量能量。下列分别属于它们进行无氧呼吸产物的是( A ) A.乳酸;酒精和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 C.乳酸和水;二氧化碳和水 D.酒精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4.在激烈的篮球比赛中,人体骨骼肌细胞获取能量的方式是( D ) A.只有无氧呼吸 B.主要是无氧呼吸 C.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并重 D.主要是有氧呼吸 5.“芳草茵茵,踏之何忍”,提醒人们要爱护草坪。因为踩踏草坪会导致土壤板结,影响小草根的有氧呼吸。下列关于呼吸说法错误的是( C )
6.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为什么含量要大一些? 【从事体力劳动,要消耗比一般状态下多的能量。能量最终来自于食物,所以体力劳动者每天含量较大。】 7.蒸熟的馒头、炼制的面包里面有很多小孔?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受热时在馒头内受热膨胀,在逸出时在馒头内钻出了许多小孔。】 |
习题训练 |
知识应用与理解 |
||||||||||||||||||||||||||||||||||||||||||||
课堂小结 |
人体将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供给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分解物质和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的需要。呼吸作用可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一般以有氧呼吸为主。 有氧呼吸:
糖类+氧 无氧呼吸:
葡萄糖
葡萄糖 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为了获得氧气,动物有多样的呼吸器官。 |
知识小结 |
总结概括 |
||||||||||||||||||||||||||||||||||||||||||||
板书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