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蚀心者》

标签:
人类所有人绝路最幸福境遇 |
之前看了辛夷坞的《我在回忆里等你》,感觉确实挺虐人的,毕竟正常的人都是期盼一种美好的情节和结局,而这个故事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估计这样更吸引读者),花了大手笔描述男主姚起云和女主司徒玦的相识,相知,相恋,最后却用较少的章节,描述了两人的相挂,相虐~~让读者大跌眼镜,不得不扼腕叹息,为毛感情那么深厚的俩人,居然被一些看似不是事儿的事儿给搞垮了......最后还落了个大悲剧,有的人总结为是两人的性格(其实一开始我也是从这方面研究这段感情的),因为一个人要强,一个人隐忍,这样的两个人是不对型号的,所以开挂了....后来我想明白了......其实我们都想多了,所谓的小说,是为人所造,为人所操纵的,当然是指故事中的人物。辛夷坞写小说伊始,定位就是个悲剧小说,而这就是一切的因缘。鲁迅大爷说:所谓的悲剧,就是将好的东西摔碎了给人看。而一个悲剧的水平,与“他将要摔碎的东西有多好”有着莫大关系,辛夷坞也算是深得其中真谛,所以用了大量的手笔来写姚起云和司徒玦的故事,他们经历了正常恋人必经的开始......就是简单的相识----开始看着还不怎么顺眼,后来随着相处,渐渐有了好感,然后一步一步知道爱的天崩地裂死牵手,世界末日不相离.....估计那感情,心里都是想着我非你不娶,你非我不嫁。这段感情总算是美好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但是最后因为一件破事,两个人的山盟海誓化为乌有,没到天崩地裂就分了手,没到世界末日就天各一方......就像一个再好不过的青花瓷瓶,被一只野猫碰了一下掉地上碎了....看到大家跺脚,按正常情况,那种感情基础是不可能被那些事情动摇的啊,姚起云,你怎么那么怂,司徒玦,你怎么那么倔......结果他俩苦笑道:老板让我们这样啊,情节需要...这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只是个故事,情节已经设定好,男主女主必须按这个情节来,不然的话就滚去做群众演员......故事角色其实都是被QJ的,这才是真正的悲剧逻辑。
是什么给了那些故事中的演员“有血有肉”的情感?是我....是读者,人在读小说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将自己融入故事,而最容易穿上的外衣,就是男主或者女主,当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感情观与故事设定的情节发展相悖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潜意识里,我们会产生我们犯了主人公那样的错误而导致的自责和愤怒,或者产生主人公受到的情节需要的不公正对待,包括被骗,被利用,甚至被甩都有可能......这样就会加深了我们对这部小说的印象,不仅如此,脆弱的精神力和未成形的三观还会受到一种无形的影响,进而对将来的生活,爱情的观念产生一种扭曲,可谓后果严重,当然还会有一种人,看到了这种悲剧小说就会一笑置之,因为他已经有了足够强的精神力和稳固的三观,外力无法对其产生丝毫的波及(这是一种近于完美的人格,也是本人为之不懈努力的典型),但是这种人也少,因为有了这种精神力的人,很少看这种小说吧。
http://s4/mw690/a2485991gd5b0ffbfdb23&690
而当我看了《蚀心者》之后,更是无语了,和《回忆》比起来,那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刚开始是受了别人的推荐,说里面有个石狐狸的故事,然后就上网上荡下来,开始翻拉那个故事,虽然不是逐字逐句,那也是故事情节都了解了,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我滴神啊,这就是整部小说的核心了有木有!!如果有人让你讲讲蚀心者讲了个啥,把这个石狐狸的故事讲给他就OK了啊....但是当时我只下载到了一小部分,后面的大片故事情节还木有看,索性今天找出来看了,我滴大神.....这不是被虐的问题了,那是被搞笑了的问题,辛夷坞究竟是受了什么罪,经历了多么丑恶的事情,才写出这部自称“近些年来最好没有之一的作品”....如若不然,那此人之内心,定是丑恶至极......但是吧,这部书的主人公却激起了我的一些分析的兴趣...
曾经在电影《门徒》里看到过一句经典台词:“我曾经问过自己,究竟是毒品恐怖,还是空虚恐怖?直到坤哥和阿芬死了之后我才知道....空虚更恐怖。”其实这句话真的是一句不可推翻的名言至理,用在这部小说的女主人身上,那是再合适不过....
女主方灯,可以一块璞玉,浑然天成,只怪命不好,从小处于一种孤寂的环境之中,要问这个环境是怎么造就的,当然是外力造就的,首先是目睹了家人的不幸,然后是邻人的异样眼光,可以说,方灯的成长,是在见不得阳光,感不到温暖的土壤之中的,所以从小比在潜意识里形成了一层层自卫用的杀阵,这可以帮助她缓解受到外界“攻击”带来的伤痛,换成俗一点的说法,用两句话总结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随你们怎么说,我习惯了,忽略其攻击性;你们敢找茬我就修理你们,增强自身的反击能力,让别人吃不了兜着走......但是这种心理防御有个死穴,就是受得了烈火,却经不起温暖,只要有一个人拿着一把名为“撇开世俗”的钥匙,就能打开那层铁甲,看到里面的血肉.....其实能在最后解读方灯之可怜的,却恰恰是我们这些世俗之人,不得不谓之可悲。因为那种心理形态的人,在她筑起高墙的时候,就承担了人生的巨大风险,要么是这世上最幸福之人,要么就是最可悲之人。
方灯心中的孤寂,已经到了一种难以自愈的程度,内心深处渴求着一个“公平对待”她的人,若是一个能愿意去懂她,呵护她的人,成为了她的最高祈求,就像是火影忍者里面的君麻吕对得到认可和呵护的祈求一样强烈。这一切都源自空虚,当这样一个人出现,就像是往一个将死之人的身体里注入了海洛因,就像给了一个将要渴死的人一瓢水,这种由低谷到顶峰的落差,足以让一个人为之痴迷,为之盲目。这便成了一个可怜人悲剧的开始,方灯如是,她遇到了处于同样窘境的傅七,君麻吕遇到了大蛇丸.....而当她打开了那扇自己渴望打开却不能打开的大门,她束缚已久的意志,就会开始暴走,就会变得除了此人无所适从,为他牺牲一切也是值得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便成了一种难以驾驭的惯性.....具体的表现就是理性觉得有些事情她没义务做,但是她做了......傅七和大蛇丸都捡到了天大的便宜,从此,一颗纯净无比的心,变成了一个趁手的工具,变成了一笔可以尽情挥霍的财富,成为了男主自己野心的垫脚石。直到方灯幡然悔悟,已经为时已晚,已经再难回头,这时候她的真命天子出现的时候,想要再把那颗破碎已久的心再粘起来,那就得需要登天之力,外挂一大堆狗屁逻辑的天时地利人和,最后还不一定能成,结果一下子又会毁掉两个人,“方灯”错过了佛祖再一次让她超度的机会,而“陆一”去只能到天上去哭了,因为真命天子这种东西,是相互的,你是他的,他也是你的,你等了他许久,他更找了你许久,好不容易遇到你,你却把他拒了,好不容易你不拒他了,他却被撞死了.....你说可悲不可悲.....爱一个人需要执着,那是一种美德,但是不需要偏执,那就成了一种不到黄河不死心的顽固,这执着与偏执一字之差,确有可能是一辈子的距离.....方灯是一个不缺爱的人,她的爱就像一眼泉水,源源不断,但是她缺了一样控制这股泉水流向和流速的开关,开始的她是长久的压抑,后来则是一发不可收拾....
再分析一下我们的男主角,傅七傅大爷,我觉得吧,老祖宗能够口口相传下来的经典语录,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总结,外加精简而出的,比如“寒门出孝子”,但是经过这二十多年的悟道,孤发现,这真是个经不起推敲的理论。寒门和孝子之间是没有什么联系的,更不会有因果,造就孝子的是一出生就定下的品性,加之后期教育形成的(窃以为,一个人的品性在诞生之初就是设定好的,有善也有恶)。我们经常遇到从寒门出来的卑鄙小人,也经常遇到从朱门出来的仗义宽宏之人不是~
我觉得,寒门出来的人,会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就是传说中的孝子,生性善良,淳朴真诚,将来必成对社会有大用之人;还有一个,就是在长久贫困逆境之中造就出的一种扭曲的人格,他觉得这个世上所有人都欠他的,当他一旦有了机会,便会不择手段,夺回自己“被夺走”的东西,而这种人往往最擅长的就是隐忍,从一个门里出来的一个人,就是面临着两条路,寒门和朱门,仅仅只是个门口。
傅七很明显就是后者,长久以来的孤寂和冷落,让他受够了那种身为人下人的境遇,但是他没有机会的时候只能隐忍,压抑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所以他跟方灯一样,生活在一个没什么阳光的内心世界里,方灯的出现,让他找到了一丝安慰,或者是一点点乐趣,因为在他的生活中,没什么人对他这个野种感兴趣,当方灯发现了他,他也发现了方灯........这是方灯悲剧的开始,就像那只期盼摆脱孤独的狐狸,遇见了她命中注定的那只石狐狸.....就像那个天使拔自己的羽毛帮助人类的故事,最终天使死了,被惠及的那家人,却直接忽略了天使的牺牲........傅七落魄时候的,方灯陪着他;当他渐渐转运的时候,方灯对他的付出,成为了他疯狂挥霍的筹码,他对落魄恐惧,对自己被打回原形的恐惧,占据了他内心世界的正邪博弈的上风,只为了自己复兴傅家园,复兴了傅家园又能如何???在傅七的心里,傅家园是一个象征,是一个集中了认可和价值的存在,是他摆脱了那种人下之人身份的一种铁证,对这个“园子”的执着,已经让他的价值标准彻底混乱,他已经分不清方灯对他的感情究竟是意味着什么......
这部小说的名字叫做《蚀心者》,估计作者的意思是人心会变,外物会侵蚀人心,如欲望,如爱情......侵蚀掉方灯的是爱情,当然,不算是爱情,是一种迷惘,对爱情的迷惘,这种情让方灯一步一步走向世俗的绝路,走向自己的“归处”....侵蚀傅七的是欲望,那种内心深处一直压抑的,如大海般的欲望........两个人都扭曲了,人性的扭曲,人都是为了自己,方灯希望傅七是爱自己的,她为的是自己的爱情;傅七的野心,不断侵蚀着自己对方灯的感情....让那种原本无暇的感情变质,腐烂.....方灯和傅七的方式,都扭曲了.......两颗心都被侵蚀的失去了原来的样子...........若是这部小说有什么教育意义,那就是不要变成蚀心者.....不要变成方灯,让自己的爱被那个不懂得珍惜自己的人白白挥霍掉.....不要变成傅镜殊,被凡尘俗世的污浊,浸染侵蚀掉自己的灵魂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