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让文明礼仪走进大班美术区域活动

(2014-09-18 09:04:03)
标签:

育儿

分类: 研究成果

让文明礼仪走进大班美术区域活动

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分园  张莹莹

摘要:在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仪教育。如何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使幼儿讲文明,懂礼貌,是当前基础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把幼儿美术活动的开展作为切入口,丰富幼儿对文明礼仪的认知,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关键词:大班幼儿 文明礼仪 美术活动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幼稚期是人生可塑性最大的时期,所以幼稚时期也是人生健全发展的时期”可见幼儿时期也是进行文明礼貌教育的良好时机。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将关系到幼儿一生的发展,为培养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儿童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我园非常重视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我将通过美术活动来谈谈文明礼仪教育。

一.美化环境 营造文明礼仪教育氛围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小孩子生来大都是好的,到了后来,或者好,或者变坏,这是环境的关系。环境好的,小孩子就容易变好,环境不好的,小孩子就容易变坏。”可见,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对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我们从美化环境开始。根据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将园内的走廊吊饰都布置成与幼儿一日活动相关的文明礼仪图画,如:在一楼走廊里,有幼儿入园时,与老师相互打招呼问早的图片;离园时,相互道别的图片;还有用餐等礼仪图片。在二楼的走廊里则布置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不乱扔垃圾;我给奶奶捶捶背”等等图画,还抓住生活中孩子们的文明礼貌行为精彩瞬间作为宣传图画悬挂在走廊上,起到了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楼梯口还有师生的可爱,甜甜微笑照片,都让孩子在环境中自然而然体验美好,感受了礼仪之道。

在班级内,我们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寻找一些有关 “文明礼仪”这一主题的图片,等,我们也针对性的收集一些文明小故事,通过让孩子讲述,共同探讨,相互交流达成对文明礼仪的共识,并根据故事内容,发挥想象,构成一幅幅文明礼仪之画。如:有热情待客的小熊猫,彬彬有礼的小公鸡,助人为乐的小猴子等。利用这些图画我们布置好了主题墙。通过这些无时不在的环境熏陶,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明礼仪教育。

在教室里我们还创设了许多区域游戏,也都围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游戏环境。首先我们与幼儿共同商量游戏规则,并创编成儿歌,如:“文明购物不吵闹,付钱排队不拥挤,游戏结束整理好    ”再根据儿歌内容,鼓励幼儿想象文明场景并把它画下来,变成文明礼仪宣传画,张贴在各个游戏区内。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各种礼仪教育融入了环境中,营造了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文明氛围,影响孩子的思想,制约孩子的行为,促进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

二. 积累绘画素材,丰富幼儿的文明礼仪认知

幼儿的绘画经验来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绘画创作的基础,也是学习文明礼仪的源泉。大班幼儿已处于“写实期”,他们往往能较为真实地描绘物体的形象。因此,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每天我都把新的发现告诉小朋友们,使幼儿有东西可想象,有内容可表达,从而创作出一幅幅传播文明礼仪的图画。如:我发现小小书吧里的小朋友很有礼貌,我会及时表扬:“今天在小小书吧里,我听到嫣嫣在对悠悠说:‘请问,我可以跟你一起看这本书吗?’悠悠说:‘好的,你坐过来吧。’嫣嫣说:‘谢谢。’然后他们两个就一起分享看书,真是讲文明懂礼貌而且会分享的好孩子。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幅画,来表扬他们吗?”有了绘画素材以后,大家纷纷提起画笔,会写字的小朋友除了绘画以外还给自己的图配上了文字说明。除了观察,还有讨论及其它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积累绘画素材,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如小朋友们洗手时,总是你挤我我挤你的拥挤在一起,水龙头开的很大,把水溅到其他小朋友身上,弄得乱哄哄的。无论老师怎么一遍一遍的叮嘱,有的幼儿只当是耳边风,根本不听。对于这种现象,我组织幼儿一起讨论,说一说如何文明洗手,并让幼儿把文明洗手的步骤和规则图画下来,贴在洗手池边,时刻提醒幼儿文明洗手,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渐渐的,孩子们学会了观察、讨论,通过评定别人行为的好坏和自己的模仿从而积累了经验,学习掌握了文明礼仪的方式。一幅幅的文明画作也在潜移默化的使孩子们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三.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 增加幼儿学习文明礼仪的兴趣 

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活动,除了绘画,还有许多的表现形式。如:我们遵循《纲要》的要求在活动中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美工材料有:彩泥、剪刀、固体胶、画纸、腊笔、水彩笔、记号笔、各种废旧材料,以及自然材料(树叶、种子)、大小不同的纸箱等。这些材料的提供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的情绪和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识效果就好;学习兴趣强烈就会积极主动地学、喜欢学和坚持学。我们还将节日融入教育活动中,利用各种节日开展感恩教育、关爱他人、小手拉大手、好习惯伴我行、告别不文明习惯等主题活动,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的渗透,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植树节,组织幼儿绘画各种环保宣传画,让幼儿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在“三八节”,我们进行了爱的教育,教会幼儿简单的手工制作,孩子们可以自己亲手制作一张贺卡给妈妈献上节日的礼物,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我们还通过开展文明礼仪绘画比赛等活动,使孩子们始终保持对学习文明礼仪的兴趣。

四.美术活动后材料整理  培养幼儿文明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收益。”在美术活动结束后,总有许多的美工材料需要整理好。借此,让幼儿学会整理,培养幼儿整理的能力,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很有利的。但孩子们总是对活动操作很感兴趣,对整理活动却兴趣缺缺。怎么办呢?首先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已经有了与同伴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利用评比活动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如在纸工活动开始时,我会对幼儿说:“今天我们要看哪一组幼儿的桌面、地面最干净!”或绘画活动开始时,我会说:“看今天哪个组的小朋友活动最安静、最会动脑筋!”使小组成为一个评价对象或评价的标准,可以避免幼儿争夺个人荣誉,为了共同获得荣誉,幼儿除了自身努力之外,还会不断提醒小组其他成员。除此以外,我还安排幼儿作值日,值日生的工作,幼儿很喜欢,它不仅是幼儿为班级服务的一种形式,也是幼儿学习文明交往的一个好时机。

总之,文明礼仪教育应在教师长期、不懈地引导与教育下,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运用多种办法、多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和行为训练,让幼儿清楚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经常提醒自己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让自己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慢慢地领会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逐步建立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将来成为社会的主角,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成就一生的幸福!

(此文获相城区教学学会第七届优秀教学论文三等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