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 细微之处中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012-04-25 18:51:26)
标签:
育儿 |
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培养创造意识,再充分利用幼儿一日活动培养创造能力。但是,孩子的创造力只有在适当的环境影响和成人的指点、引导、诱发及培养下才得以发展。而真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需要从生活的细微之处入手。
创造力是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通过新颖、独特的思维产生新的知识。只有具备相关的知识才能创造出新的产品。而孩子的知识是有限的,他们有时还不能清晰地分辨想象和现实,这既是促使他们大胆想象的优势,也是他们容易空想的劣势。他们的想法有时就如天马行空,但同时他们的思维也很少受约束,因而他们常常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新想法。对此,我们不要充当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杀手”。
在幼儿时期,孩子会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与兴趣,总会出现“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现象。如:为什么人会站着走路,而小动物不会?为什么天会下雨?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正是孩子创造力的萌芽,其实我们身边的很多事物都可成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材料。我们要时常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让幼儿能勇于创造、乐于创造,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月,寒冷的冬天刚刚收敛它严峻冰冷的面孔,午餐过后,我带着孩子出去散步寻找春天。走在路上,睿睿好奇地问:“老师,春天在哪儿呢?”我指着一棵树说:“在树上。”“哪里?我为什么没发现呢?”我抱起她,让她看清楚树枝上已冒出的新绿,告诉孩子们:“这个小绿芽在春天里才长出来,你看它多嫩多绿呀,冬天的时候,这树是什么样子?”“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孩子们回答说。我还告诉他们,这小芽会慢慢长成嫩芽。我进一步启发,春天到处都有,我们还能在小朋友的头上和脚上找到呢。稍加提示,他们就说出春天头上不用戴帽子,脚上不用穿棉鞋了。
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新东西”,我们就说那是孩子的“创造”。
“细微之处见精神”,孩子的创造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滋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