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课改文化”(二)
(2012-03-28 21:20:1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山之石 |
《中国教师报》2012年3月21日“现代课堂”周刊刊发一条“微语”。
什么是“课改文化”(二)
@湖北甘志勇
课改就是要改我们的思想,对学生要以生为本,对教学要以学定教。思想不先改变,行动就会走样。
@河北杨丽琴
一个人影响更多的人进行课改,叫引领;更多的人感染一个人课改,叫文化。课改文化,不是多布置几块黑板,多悬挂几个条幅,而是抛开外显的设备、环境、标语,在师生身上呈现出的那种和谐一致的、富有灵性的精气神!
@河南李巧枝
课改最根本的要义应该是以人为本,尊重人、影响人、改变人、发展人、完善人,其终极目标应该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会学,培养学科兴趣——乐学,自主探索发现——善学。
@广东陈龙梅
课改,要改校长的理念,还以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师获得奖金的筹码,孩子们能幸福吗?课改,要改老师的责任心,不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孩子们能幸福吗?课改,要改课堂的模式,老师高高在上,学生还能积极向上吗?老师滔滔不绝,学生还能开口说话吗?“以生为本”,从“知本”到“能本”。
@吉林李素怀
课改文化是:用敬畏坚守教育的发展规律;用以人为本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用爱和尊重唤醒学生沉睡的梦想;用智慧和人格点燃学生生命的奇迹。
@湖南熊振鸿
“方法变文化”是课改走到深处的必然。课改文化的关键词:一是“相信”,即相信学生,这是课改文化的内涵;二是“解放”,让课堂回归教育的本原,这是课改文化的落地点。
@江苏李修成
课改实质是一场思想运动,是传统与现代、他主与自主、接受与发现之间的斗争,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客观分析,及时割除教育大田里的杂草。
@山东齐刚
课改文化的核心是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一个个鲜活的人,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尊重教师,给教师松绑,并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江西肖水平
课改要以生为本,以师为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高效课堂为途径,以学法指导为重点,大胆鼓励学生质疑,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