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阳光德育新模式,打造阳光教育新品牌
(2012-02-28 12:31: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德育园地 |
探索阳光德育新模式,打造阳光教育新品牌
一、营造“三个氛围”,创设阳光德育环境。
(一)创建阳光文化。我校构建了以“做一缕阳光,润天下万物”为校训,以“博爱尚善,和谐扬美”为校风,以“明理好学,求实创新”为学风的阳光德育理念系统。学校力求用“大视觉、大画面、大创意、大气魄”的校园环境来熏陶和滋养学生的“大德、大志、大行、大才”,充分发挥其“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能,突出阳光德育的育人品位。
(二)开展阳光行动。学校通过宣传橱窗、墙壁走廊等阵地,校园“两站一刊”等媒体宣传阳光文化;通过师生捐款、爱心助贫等形式筹建“阳光银行”;开展大课问活动、体育节为主体的“阳光体育”工程;全面贯彻“阳光德育一在阳光下生活,在自信中成长”的育人理念,变“知识育人”为“文化育人”,实现物境之美向心境之美转化。
(三)评选阳光人物。学校扎实推进阳光人物申报评选制度,努力营造自主、争先、合作、和谐的阳光氛围。学校号召全体学生争做“阳光学生”,教师争当“阳光教师”、“阳光班主任”,所有班集体争创“阳光集体”,实现“创先争优”与阳光德育的有机整合。
二、狠抓“五个改变”,施行阳光德育管理。
近年来,我们在阳光教育理念下,极力倡导“好习惯,好生活,好未来”的思想,以“一保品行端正、二保身心健康、三保学业有成、四保素质全面、五保未来发展”为目标,狠抓“五个改变”,全面施行阳光管理:
(一)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实。在常规上强化德育“底线管理”,从养成教育做起,做好“三抓四小”。三抓即:从早晚抓起,从头脚抓起,从班级文化抓起,既注重结果,更关注过程和常态。“四小”即小步伐、小角度、小细节、小尺度,步步为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们细化了《泉湖小学校学生行为规范细则》,制定了《阳光学生评价标准》,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公示”,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及时整改。
(二)变灌输为互动―活。我校努力践行“在课程中互动,在互动中育德”的行动德育理念,创造丰富多彩的、能够真正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活动。就拿今天的“弘扬雷锋精神,做雷锋式少年”主题队会来说吧,孩子们离雷锋生活的年代比较远,为了拉近与雷锋的距离,学校让学生和教育者在双向互动中感受道德、体验道德,学会自主选择行为方式,积极地自我发展品德,这才是真正有效的德育活动。
(三)变他管为自律―新。在德育工作中我校以“导”为主,对学生导理、导情、导行、导向,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控制,提高学生自律能力。建构生活化德育网络,以行动提升德育品质,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的转变。
(四)变抑制为鼓励―扬。在评价上以激励为主,做到“四看”(看长处、看全面、看发展、看未来)和“四重”(重激励、重鼓舞、重唤醒、重感染),以肯定评价为主,鼓励“进步就是优秀”;倡导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扬长与避短的评价相结合。
(五)变“小题”为“大作”―妙。学校以校园“两站一刊”为载体,不露声色地对学生进行关心时事的教育。改变以往只论稿件写作质量,不管稿件内容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稿件采用做了新调整。以关心时事为主的稿件,报道班级的采用后加0.5分,报道学校的采用后加2分,报道市级以上的时事信息加更多的分,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国家大事,潜移默化地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真正体现了学校“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
三、实施“3323”策略,培训阳光德育队伍
(一)“三不减”强化阳光德育智力支撑。即课题研究激励制度不减少,参研人数不减少,经费投人不减少,保障教师思想、素质、科研水平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为阳光德育队伍建设提供保障支撑。
(二)“三措施”培育教师阳光心态。一是以“会”减“压”,引导教师学会“压力管理”。充分利用“四会”(全校教师会、心理健康专题会、半期小结会、表彰总结会)适时进行心理疏导。二是以“喊”释“压”,帮助教师健康积极地投人工作。学校让全体教师自己设计解压口号,累的时候大声喊出来,释放心中的郁闷,然后带着微笑去上课。三是以“笑”排“压”,引导教师做自我情绪的主人。学校施行微笑管理,引导教师保持心理平衡,树立自信乐观、接纳宽容、坚毅向上的阳光心态。
(三)“两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在阳光教师培训的基础上,一是开展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专题培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二是开展问周一次的以年级组为单位的德育活动课观摩暨研讨活动,提升班主任德育研究水平,促进班主任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提升。
〔四)“三参与”构建阳光德育网络。一是教师参与全员育德。号召全体教师,无论课上课下,无论是否班主任,都要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实施全员德育。二是学生参与自主管理。建立红领巾监督岗、增设班级值周生,让学生参与学校课问、午间的巡视和督导管理。三是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倡导阳光家访,组建家长委员会,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家校合力。如今,我校已初步形成人人关心德育、人人思考德育、人人参与德育的局面。
四、突出“三落实”,创建阳光德育基地
(一)落实班级文化建设,凸显阳光班级个性风采。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施行阳光班级特色化设计和标准化管理。目前,我校二十一个班,班班有自己的特色班名、班风、班歌,每个班彰显学生个性与特长。班级文化建设班班有特色,有创意,突出了个性化、人文化、艺术化。
(二)落实教育合力建设,构建立体交又的阳光教育体系。对学生的教育,仅仅有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家长强力的支持。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德育管理日趋和谐,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利用家长会,市关工委领导分别为全体家长作培训和报告,使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明确教育目标和方向,得到家长的认同。
(三)落实社会实践主阵地,拓宽阳光德育思路。学校定期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派出所、幸福院等德育基地,接受教育,完善品格。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形成一股巨大的教育合力,助推阳光德育以更快、更稳的步伐向前迈进。
五、强化“三措施”,开展阳光德育活动
(一)主题系列活动常抓不懈.在抓德育常规管理的同时,我们重点开展了各类生动活泼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年三月学雷锋活动月,开展“学雷锋,见行动”的体验教育;十一月“法制教育月”,对全校师生进行法制、交通安全教育,学校师生犯罪率为零。
(二)纪念日专题活动求实创新。纪念日专题活动开展突出时代性、社会性、科学性。3月12日植树节,发起每人植一棵树或养一盆花活动;4月5日清明节,开展“网上祭英魂”活动;5月1日国际劳动节,让学生体验(角色换位活动)“今天我当家”活动;',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进行环境卫生宣传活动及义务劳动;10月1日国庆节,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国情知识竞赛活动……
(三)各类竞赛活动亮点纷呈。为了促进学校活动与上级活动的顺利接轨,在各级竞赛中亮特色、出精品,学校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严格实施。每学期对全体师生制定一份“每周读一本好书”的读书计划,形成人人“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氛围,学期末再进行“讲、读、诵、演、写、创”读书成果展示。组建阳光体艺特长队,常年坚持训练,期末汇报展示,为参加每年一届的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活动做好人才储备……这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又完善了学生的人格。
六、彰显效果,德育风貌日新月异
学校以“阳光德育”理念为指导,努力实现阳光管理,创建阳光文化,营造阳光氛围,德育成效逐步显现。阳光德育,使学校在阳光教育中成为充满阳光与快乐的阳光学校,使教育事业成为真正让人民满意的阳光事业,将“阳光德育”打造成为我校的特色与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