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狐安对独龙江的诗意情怀

(2012-11-03 15:20:59)
标签:

文化

分类: 独龙江解读

上网看到当年令狐安书记徒步独龙江留下的诗篇,看到如今独龙江的变化,感慨良多!转载分享!
 --------------------------------------------------------------------------------------
    令狐安《情系彩云南》诗集有感     徐文尚/  文   2006年06月05日1
 
    偶见《情系彩云南》一书,系原云南省省委书记令狐安在一九九三年到二零零一年所作,九年在云南任职期间见闻所感所闻有感而写的诗歌。部分诗歌散见于当时的《云南日报》、《春城晚报》、《边疆文学》等报刊。记得当时热爱文字的我,总是忍不住的收集了一下他的诗歌,圈点注释,现在尚存老家书箱之中。时隔五年之后,得见《情系彩云南》一书,高兴之余,忍不住的写下了点自我感悟。

书的开篇写下了令狐安对黄土地的那片深深的眷恋之情,他写道“谨将此集献给我深情眷恋的红土高原上的各族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一片稚子之心,表于书面。让人忍不主的把记忆拉回到他在云南九年的日子中去,他为云南的各项事业努力的奋斗着,对生活在边疆的人民寄予极自己的真诚和新血。

当时任省委书记令狐安,心系云南各族兄弟,他率领省民委和省扶贫办主要领导,跋山涉水,翻越海拔3400多米的风雪丫口,深入3个行政村,10个寨子,看望独龙族群众,他饱含深情地说:“独龙江乡再边远偏僻,也是祖国壮丽河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独龙族人民再远离内地,也是祖国56个民族大家庭里不可缺少的成员……本世纪末,全省要 基本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在实现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决不让任何一个兄弟民族掉 队。”在令狐安书记的关心重视下,独龙江乡整体脱贫工程于1999年开始启动。在这本诗集中有《苦聪山调查有感》、《金边行》、《再上苦聪山》等诗歌问世,就是这些生活的积累。

在这本诗歌集子中,收录了曾在春城广为传诵的《访贫有感》。那是1998年,当时令狐安任云南省委书记,他步行80多公里,行期3天,来到云南贫困地区独龙族聚居区访贫问苦,感慨万端,写下了一首影响深远的《访贫有感》:

茅顶泥楼旧板床,面青肌瘦破衣裳。

春城一席红楼宴,深山十年贫家粮。

尤其是其中的“春城一席红楼宴,深山十年贫家粮。”一句,广为人知,让人总是不觉的想到唐代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人民的疾苦,是痛在心里,言表于外。诗贵意境,“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诗歌形象而言表于外。这也是令狐安诗歌中此句广为传播的词句。记得人民网曾刊登过关于诗歌的话“诗,是我们对美的一分期盼和渴望。诗,是我们对情感的一种宣泄和表达。诗,使我们愉悦。诗,也会使我们警醒。诗,会让我们感受激情,诗,也会让我们深沉思索…… ”是的,诗歌在令狐安的生活中也起到这样的作用。

诗歌生活,“诗”源于“生活”,“生活”出“诗”,正是观生活,而得诗歌。令狐安的诗歌易懂,却不让人感觉高深莫测,而是让人看到对黄土地的爱。 他曾三进文山,留有诗歌,特摘录如下,供诗歌爱好者一品。

老山远眺

南回老鸟伴雏飞,牧马少年唱晚归。

旧日硝烟弥漫地,残枝又绿吐新梅。

1995年元旦

一谒麻栗坡陵园

三千壮士成雄鬼,十万旌旗奏凯歌。

白发清明断肠处,春山绿漫啼子规。

1995年元旦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麻栗坡城北面4公里。建于1979年,陵园中安放着对越自卫反击站守土卫国战斗在扣林山、老山、八里河东山英勇奋战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忠骨,整座陵园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山势巍峨,建筑宏伟,公路前绕,是云南省第一批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在的面貌是1999年重新拨款修建的烈士陵园,原来的门面和纪念塔没有这样气派。在入口处右边有一块石刻,这是原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1995年元旦到老山慰问扫雷部队,途经麻栗坡烈士陵园,特意留下的一首诗,后又两次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去,并写下了“二谒麻栗坡陵园”、“三谒麻栗坡陵园”等诗歌。

1996年元旦去麻栗坡调研,他还登上了者阴山,并写下诗歌一首《登者阴山》。

登者阴山

男儿何须裹尸回,血染边壮国威;

又是一年芳草绿,遥听凯歌催春雷。

1996年元旦

这阴山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杨万乡当面,在中越九号界碑和十号界碑之间。属喀斯特地貌,山脉东北西南走向,各高地比高300至700米,坡度30至65度,北陡南缓。石灰岩溶洞较多,植被为灌木丛林和茅草(草高1.5米以上),路少沟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该地区温差变化大,上午多为浓雾笼罩,视度较差,雨天能见度10――50米。越军于1979年占领者阴山后,严重地威胁着中国边民的生产和生活,同年曾发生中越军队争夺山头的激烈战斗。中国边防部队撤离者阴山后,越军又再次占领者阴山头。为收复者阴山,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师奉命于1984年4月30日收复者阴山,现边防部队驻守,主峰阵地上建有可供游人参观的各种军事设施,站在者阴山主峰阵地上,可看到当年战争留下的各种明暗碉堡及越南江利等地区。这首诗歌是时任省委书记的令狐安到麻栗坡调研到者阴山感慨之作。这是第二次到麻栗坡调研。

在这次调研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小细节:1996元旦的前一天,当时任云南省委书记令狐安到老山慰问扫雷部队。当他见到个子矮小、满脸娃娃气的杨永洪时,便心疼地问长问短。在慈父般深情的怜爱中,杨永洪心头一热走向雷场,在书记面前亲自排出了一颗美式子母雷。当陪同的指挥部领导对书记讲述了杨永洪父子两代的经历后,令狐安同志亲切而又激动地说:“父亲埋雷,儿子排雷,都是为了和平!”其实对于边疆彩云之南的爱又何止这些呢?徒步怒江独龙调研。

回到了省政府,当时的令狐安书记致力于边疆的发展。1996年,云南的麻栗坡县和金平两县是国务院外交部扶贫的两个贫困县,外交部部长唐家璇曾亲临者米乡作调研,这对者米乡的广大干部和各民族群众是莫大鼓舞。

二谒麻栗坡陵园

岭翠山彤墓草青,男儿勇作报国行。

留得热血千秋碧,忍负春闺梦里情。

1998年元旦

三谒麻栗坡陵园

把酒临风祭亲人,欲言无语已断魂。

隐约军号空中诉,永为家园守大门。

2000年元旦

当时任省委书记的令狐安,三到文山,来一次,感受了一次文山;来了一回,就感受了一回。三进麻栗坡,写出感受着中他的真情、真感、实意,让人着实的感动。

正如他在离开云南去北京的时候写的题记中道:“我是一个凡人,如同所有普通人一样,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春华秋实。”正是如此深沉的爱,把对云南这片黄土地的爱,化在深深的行动中,为了云南人民的富强而呕心沥血。

全诗集一百四十多首,读完,感受着令狐安那片对彩云的云南拳拳之心,感受着他对云南的浓烈热爱之情。

“诗言志,诗抒情。”虽然其中的很多都是多景物、路过风景的记叙,但是却把对云南这个与自己融入生活的地方一份别致的感情。别林斯基这样说“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动力之一”,在令狐安的诗歌,是情,是那种面对故土的情感写出来。真挚的感情言于诗,而他的却以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令狐安的诗歌,我们不能用评价诗人的那套方法来评价它。他爱诗,正如他写《后记》中“起码写诗填词还保持了一点率真之心!”在这里,是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省委书记在自己九年的工作中用心纪录下的,用诗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喜悦、悲伤、感怀等等,其中让我们记住的是他的一颗拳拳之心,诗品好,人品亦好,官品在滇任职的几年中,也颇得好民声。

读令狐安的《情系彩云南》,是用情,那份对云南的牵挂之情,不言则溢表于外。重读令狐安的诗歌,是对生活的一次重温,是把生活再一次的洗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