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9高职扩招试卷

(2019-10-14 16:37:29)
高职招生计划审批权下放以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履行职责,充分保障了高职教育规格和质量,全国高职招生规模保持相对稳定,从2015年348.4万人小幅增长到2018年368.9万人。按往年高职招生报到率推算,要实现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的目标,至少应安排高职招生计划增量114万人。
考虑本次扩招的生源群体中,部分有报考意愿的群体(如部分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没有参加前期高考报名,各地将组织两次补报名工作。
下面是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考试文化素质试卷(样卷)语文部分(132想了解更多扩招信息3713请电话咨询9481)。
一、单项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下列词语的写法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缄(xián)默  迸(bìng)发  苗圃(p)   斤斤(jn)有味
B.哀号(háo)   溃(kuì)退   忐(tn)忑  长吁(x)短叹
C.哺(b)育   诘(jié)问   蓬蒿(go)  歇(xi)斯底里
D.亢(kàng)奋  啜(chuò)泣  沉缅(min)  随声附和(hè)
2.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 :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 的心态:待长辈 、待平辈 、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
A.谦卑 谦和 谦让 谦恭 B.谦让 谦恭 谦卑 谦和
C.谦卑 谦和 谦恭 谦让 D.谦恭 谦让 谦和 谦卑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王宇璇明白了事情真相以后,就一直被浓浓的暖意包裹着,使她不断反思着自己的错误。
B.《范进中举》中有个市井人物胡屠户,这个人物形象在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语言和行动。
C.能否切实形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风尚,关键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养。
D.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发生,我们一方面思想上要重视,另一个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
4.下面这段话,填入括号中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 )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 )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二、阅读理解题(共30分)
(一)古诗文阅读(共10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注释】黔娄:战国时期隐士,无意做官,屡辞诸侯聘请。他死后其妻称之“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每小题2分,共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结合文章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
“熬”的境界
熬,从火,敖声。原指烹调工序,引申到人文领域,有“艰苦修行、持久忍耐、终成正果”的意思,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人们在劝解受过挫折、心情处于低谷的人时,常常会说“慢慢熬吧,总会有出头的日子”。“慢慢熬”是过程,说多长就有多长;出头之日是结果,在这里还只是预期。
一般来说,“熬”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似乎是一种消极心态。其实不然,同样一个“熬”字,所折射出来的境界并不相同。无可奈何地挣扎叫熬,无目标地混日子叫熬,执着地与命运抗争、有预期地奋斗也叫熬。都是“熬”,境界迥异。
“熬”的过程是渐变,对象是时间,但不一定都是消极地混日子,关键要看你的心态和志向。 。心态积极,志向不改,与时间斗,与困难斗,“熬”出来的就是高境界、大成就。
“熬”字的分量和境界,平时也许觉不出来,关键时刻高下立判。最有说服力的是竞技场上的较量。就拿摔跤、柔道等赛事来说,双方体能势均力敌,竞技水平旗鼓相当。刚交手时难解难分,几个回合下来,筋疲力尽,特别是到了相持阶段,就看谁能经得住“熬”了。谁的心理强大,意志坚强,最终“熬”了下来,谁就是胜者。谁的心理脆弱,精神崩溃,最终“熬”不住了,谁就必输无疑,前面的拼搏付诸东流。在“熬”的过程中,力量和胜负渐渐发生微妙变化,在最后关键时刻决定了输赢。
平常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不论是熬得出名堂,还是熬不出名堂,都得熬。问题是要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应有的境界来,人生征途,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崎岖难行,只有处顺境不沉溺,处逆境不服输的,才能“熬”出名堂来。当然,这里的名堂,不限于功利,还应有更高的境界。正像智者告诉我们的那样,顺境熬秉性,逆境熬心志,岁月熬人也树人,熬去的是浮躁,熬出的是淡定,熬掉的是幼稚。
7.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第段通过解释“熬”字含义和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引出话题。
B.第段论证“熬”的不同境界。
C.第段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如何才能在“熬”中战胜对手。
D.第段落实到平常人的生活,告诉人们要辩证认识、理性面对这个“熬”字。
8.如果要在第段的横线上加上一句话,下面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越王勾践,时刻不忘复国梦想,卧薪尝胆,熬过了那些屈辱的日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惑,终于兴越灭吴。
B.唐僧为了完成神圣的使命,遭遇重重危险,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为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熬过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日子,终于熬出了应有的境界。
D.“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累积得多了,下笔就自然会达到如神助的境界。
9.如何理解结尾段“岁月熬人也树人”这句话?(10分)
三、言语表达(30分)
10.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说“麻烦你了”“给您添麻烦了”。这可能是打扰了人家以表达歉意,也可能是得到了他人的帮助以表示谢意。
你是否有麻烦别人或别人麻烦你的经历?请书面讲述你的故事或见闻,分享你的感悟。
要求:(1)不少于3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1. B 2. C 3. D 4. A
二、(一)
5.(1)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6.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五柳先生虽然贫困,却淡泊名利,为了保持内心的高尚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是可贵的。
(二)
7. C 8.D
9.这句话是对中心论点的总结、升华,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是一场艰苦的修行,持久的忍耐,但只要你心态积极,志向不改,最终会收获成熟、坚毅与淡定。
三、(略)言之成理,语句通顺,符合作答要求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