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小说人物研究述评

(2014-12-31 13:05:47)

金庸小说人物研究述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对金庸先生14部武侠小说的最佳概括,再加上他最后一部小说《越女剑》,即构成了金庸先生的15部武侠作品。从1955年的处子作《书剑恩仇录》到1969年《鹿鼎记》,金庸先生的主人公们,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蜕变。每个作家的每部作品都是在不经意间抒发自己情感于其中,都或多或少可以成为作家自己一部分的自传体性质的小说。金庸先生的小说,通过他书中的主人公来抒发出他所想要表达的话语、情感。

一、金庸武侠小说人物分类

陈墨是大陆金学的第一家,1993年发表的《金庸小说主人公的人格模式及其演变》与 1995 年出版的《金庸小说人论》对金庸笔下的人物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评析,并试图将金学与人学统一起来,开始关注人性问题。《金庸小说人论》体例完备自成系统,分成人格论、人性论、人生论、情爱论、人才论、人种论。人物分为:侠人与小人、善人与恶人、异人与常人、奇人与真人、男人与女人、超人与凡人、汉人与夷人,以多维视角、立体式的述写品评金著的众多人物,使我们看到了金庸小说所展示的人学内容是多么的丰富、深刻与独特。《金庸小说人论》中力图避免“枯燥的使人昏昏欲睡,酸腐得令人翻肠倒胃”的评论。陈墨认为真正通达的理论研究,应该是简明的,深入浅出的,使人兴味盎然的。

覃贤茂编的《金庸武侠小说鉴赏宝典》中人物备忘篇,分为人物评赏与备忘,把人物归类为夫妻类、男人类、女人类以及奇人篇,把人物按小说部类分为 14 部类人物,每一部类又以帮会或帮派分为不同的人群。比如,《射雕英雄传》部类分为七个不同的人群,有桃花岛人物、全真教人物、江南七怪、丐帮人物、蒙古人物、大理段氏及其他。《金庸人物排行榜》与《金庸武侠小说鉴赏宝典》一样都是短小精悍的品析与人物归类,既可以加深对金著人物的理解,又可以从中获得一种智慧的回报。

二、金庸武侠小说女性形象

吴霭仪的作品也属于随笔散论,但是立论新奇、让人耳目一新。其中《金庸小说的男子》与《金庸小说的女子》两部书,对男女主人公的剖析确显“才女”之气。她把男子分为男主角,第二男主角及陪衬角色,试图进行系统的人物评析,其“范围比较广阔,包括了我对工作、处世及社会现象的一些看法和感受”。吴认为“金庸的女子大多数不是完整的人物”。她把女子分为妖女大全、伤心女子、天真活泼女子、美丽女子、阴险狠毒女子、天仙化人、千金小姐、民间妇女、恩怨妻子、遁入空门女子等。吴认为“谈论金庸女子,各型各类的女子,最大的收获是可以藉此探讨爱情关系的种种处理态度”。这是吴女士以女性的眼光审视金庸笔下的男人与女人,有着独特的视觉,以金庸迷的身份解读着自己所喜好的人物,是有着深厚的功力的。

对于金庸小说女性形象的研究还有陈曦的《论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中说道,侠义与爱情是金庸小说的两大主调。金庸笔下的女性形象依其在小说中的表现大致可为六类:聪敏绝伦又骄矜不羁类、纯情类、端方贤淑类、痴情类、乖张类、邪恶类,虽遇合不同,因缘各异,却在命运导向上显现出惊人的一致。几乎所有研究金庸小说女性形象的论著里都认识并总结了这一点:爱情成为金庸小说中女性人物的全部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其生命的原动力,都是一个情字,对于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构成了金庸小说中女性的全部生活内容。“孔庆东曾评价说:金庸小说中的爱情不只是经典,更具深广,一部作品通常会表现出多组、多种、多层次的爱情”。

柳艳娜在《金庸小说中的悲剧性人物分析》中提到女性形象的悲悯性的悲剧人物时,以《射雕英雄传》中的穆念慈的形象分析,认为她与杨康的爱情中,穆念慈最后只能以自尽来解脱爱情志苦。这份痴恋痛苦不堪,看了令人心悸。为爱不惜付出最宝贵的生命的真情都给以人圣洁的美感享受,让读者为她们感动、惋惜、不平,这就是悲悯美独特的魅力。

仲浩群在《用生命为爱做注———评析金庸小说人物阿朱》中写道,阿朱不仅聪明伶俐, 还善解人意,她对爱情的追求既是悲壮的, 也是崇高的, 她对萧峰的感情既有对英雄的仰慕与痴爱, 同时, 又隐隐流露出对于父爱的潜意识渴望。对阿朱来说, 爱情重于生命, 其放弃生命之举像是经历痛苦思索后对爱情做出的伟大奉献。

三、金庸武侠小说典型人物分析

许兴阳在《嗜血的自恋者——金庸<</span>天龙八部>中康敏行为分析》中说道:父母的忽视、性别的歧视、初恋的失败是康敏疯癫行为的诱因,把情感异化为物质并疯狂地占有是成人后的康敏演变成嗜血自恋者的真正原因,康敏的疯癫也反映了金庸些微的人格分裂倾向。

陈淑贞在《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研究》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金庸小说里的典型人物:以西方的悲割理箫分析《天能八部》的萧峰,以喜剧伦理分析《鹿鼎记》的韦小宝。以霍雨奈的精神分析理瀚探甜《神雕侠侣》杨过的性格及精神心理状态。以格雷马斯的“语义方阵”来分析《侠客行》的石破天。从女性经验的角度关照金庸笔下的女性人物。从变态心理学角度去探究一些令人费解的人物的心理状况。

凌争在论文《浅谈金庸武侠小说若干人物形象》中分析了作品的主人公形象,《书剑恩仇录》主人公是出身名门的儒雅书生陈家洛,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虽然仍然没有冲破民族的障碍,但他身上仍然有那种怜悯天下人的情怀,这也是金庸先生早期作品的特点。《天龙八部》中,金庸先生将国家民族情义设于萧峰之身,使他的人生过程就一直处在“知与不知”的矛盾状态中。乔峰之死,事实上是因为他个人陷入了狭隘的种族主义和封建的伦理纲常价值观中,所以在重重矛盾之下他别无选择只能自杀,但是就他个人而言,在他身上时时刻刻伴随并外铄着的那种中国古典美男子的气概和对于道德律的尊崇,以及朴素的普世价值观,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笑傲江湖》中亦正亦邪的主人公令狐冲,他聪慧,喜欢胡闹,喜欢顽皮,是一个很难以约束,很难以处置的青年。他恶,但他却是定逸师太最看得上的人,并将恒山掌门一直交予令狐冲。他善,但是他毕竟亲手结果了自己的师父。但他对待金钱能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以道,对待功名能够做到淡泊明志、平和如一,对待女色(任盈盈)能够做到不离不弃、生死相依,对待朋友能够做到以礼相待、坦然真诚,是一个行走在天地间,桀骜不驯、狂放不羁的真君子。在《鹿鼎记》中,金庸先生一改了以往的武林之争、腥风血雨,塑造了最现实、最另类的英雄韦小宝。金庸通过塑造出韦小宝这样一个特立独行于武侠世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武侠与现实错综复杂的两个世界。韦小宝于情于义,无论国家大事还是帮派情节乃至兄弟情义,他都做到了最好,最后更是以一种散尽家财的代价保各方平安。虽然很多时候有些不择手段,但他的励志精神和善良的秉性,值得我们学习。

陈尚荣在《怀念可爱的傻小子——郭靖》中给予郭靖很高的评价。认为《射雕英雄传》确立了金庸武侠小说的写作风格,在武与侠、人物与故事、现实与想象、正与邪等几方面处理上有着鲜明的特色。塑造了一个诚朴忠厚、性格单纯的“傻小子”郭靖,从结胎母腹到成为一代大侠。而赵斌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完美范型——论金庸小说中郭靖形象》中认为,在郭靖身上有很深的“孝”与“义”的传统伦理胎记,且随着故事的不断深入孝与义在人物内心也有纠结和嬗变。

赵瑞华在《恶的背后——叶二娘的无奈》中认为“四大恶人”之一的叶二娘,虽然人如其名,无恶不作,但却是金庸笔下情痴形象的代表。为维护自己情人的名声,甘愿自己身负骂名,孤苦一生,并最终为爱殉情。叶二娘的“无恶不作”是无奈的,有苦衷的,恶的背后隐藏着深厚的温情。

四、金庸小说的帝王形象

苏彩红在《金庸小说中的帝王形象研究》中探究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新王朝开创者,以皇太极为代表的新王朝继位者, 以崇祯为代表的亡国之君,以李闯王为代表的失败者。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金庸认为,这些帝王往往是有功有过“但是无论如何,他们都没有资格凌驾于天下人之上,被百姓所供奉”同时,金庸也看到,帝王作为个体生命,有自己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不幸一面"无论是百姓还是帝王,他们的不幸源于专制制度,把决定天下百姓生死祸福的大权交在一个人手里,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一切灾难的基本根源"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民主的社会,由见识高明!才一能卓越!品格高尚的人来管理国家大事"如果政府欺压人民时,人民有权利推翻政府。

   五、总评

在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的众家中,以上各自有各自的看法,他们从多种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方面面,金庸的小说故事是虚幻的,性格却是真实的。他能够写出那么多人物性格,不但能够写出许多单纯明确而有人性深度的“扁平人物 ”,而且能够写出不少复杂和多棱面的“圆形人物 ”。金庸小说在刻画人物和展现人性时,与传统侠义小说最为不同的是,在他的小说中,“善 ”与“恶 ”、“好 ”与“坏 ”不再泾渭分明,而是呈现出一种交错的状态。人们在品评金庸笔下的人物时,越来越多的论者关注人性问题。比如人物关系之间的处理,亲情友情爱情之间的融合,金庸笔下的人物身上的“人性”被开掘的很深。我们通常对小说人物了解不够全面和透彻,应该多角度汲取人物形象的意义,丰富自己对人物感知和理解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