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设计

(2013-05-29 18:33:29)
标签:

教育

分类: 研究论文

二年级语文下册作业设计

一、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面对新课程,作业的价值观需要进行明显的转变,作业不再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学生的课内外作业除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要社会化、生活化,而不只是简单、机械的操练。我们要通过作业这一手段,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体现开放性、创新性、趣味性、发展性和人文性的特点。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态度。据此,每个学生对作业都会有独特的需要、独特的目的。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身心不同,作业的形式也应不同。我们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也应采取因人而异、因类而异的弹性作业要求。

二、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意图

新作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双基作业、拓展作业和课外阅读。双基作业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来设计,主要是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检验和反馈。拓展作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差异而设计,形式不规一格,培养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课外阅读,根据教材内容搜集相关的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具体内容如下:

双基作业:

1、生字词抄写:

教学生字词后,学生在堂上进行听写,教师及时批改,学生回去抄写听写错误的生字词。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年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生字词的抄写巩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先堂听后抄写的方式,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对字词掌握的不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抄写,避免学生多余的反复抄写,提高抄写的质量,减轻抄写的数量。

2、练习巩固

结合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布置学生选做练习本上不同的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课外练习,巩固检测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做不同的题型,既使能力强的学生思维得到训练,又照顾到了能力差的学生的自信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3、朗读、背诵

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或朗读或背诵学习过的课文或课文段落,形式不限,可以是学生读给家长听,可以是学生与家长一起读。

设计意图:通过读和背诵课文,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语感,体验语言文字的优美,积累语文素材。

4、好词好句积累

让学生准备一本“采蜜集”,每天坚持抄一抄、写一写,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累的意识和愿望,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为写话和以后写作打下基础。

5、预习新课

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文,画出生字,提出质疑。

设计意图:通过预习,学生对课文初步熟悉,带着问题上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拓展作业:

1、搜集型拓展作业

学生根据学习要求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故事、图片等。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要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课本为点,扩大阅读面,大量积累语言。同时训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

2、想象练笔型拓展作业

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词句,发挥想象进行写话,如续编故事、写广告词、编人物对话等。

设计意图:此类作业融字、词、句、段训练于一体,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以至用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操作实践型拓展作业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动手做一做,亲身体验,如做手工、画画、调查、体验相关活动等。

设计意图:把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综合型拓展作业

如让学生在单元复习时或在节假日时制作手抄报。

设计意图:综合型拓展作业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学会融会贯通,梳理归纳,使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更密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课外同步阅读

提供跟所学课文密切相关的课外文章,指导学生阅读。在此基础上,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增大阅读面,制作读书卡等。

设计意图:低年级是阅读的起步阶段,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宜拔高要求,不宜过量,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每天读一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三、作业设计的反思

经过对小学语文作业的研究,教师在进行语文作业设计的时候能够树立“大语文观”,能够有效地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在评价的时候能够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以表扬、鼓励等积极评价为主,特别是采用激励性评语,使学生作业兴趣得到了提高,作业习惯得到了改良,学习效果显著。以前总有那么几个学生不做作业,或者漏做作业,现在老师改变了语文家庭作业内容和形式,诱发学生奋发进取,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做作业的学生减少了。学生可以根据学习能力、学习兴趣选择作业内容,满足个人需要,也可以依据能力和水平自定学习速度,满足个人的发展,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自主与实践的乐趣。

另外,由于作业习惯的改良,作业内容的改革,促使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资料收集能力、阅读能力、写话能力等语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整体语文成绩优异,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如13年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我班平均分是94.3,全班总人数70人,A分有63人,占90%B分有9人,占10%CD分均为零。

当然,本作业设计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只是在原有作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一些局部的改革尝试,而非对传统作业设计的全面颠覆,因此,改革未够深入、系统,仍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作业的量的问题。新作业设计虽在减少作业的量上做了一些尝试,但未进一步深入探求适宜的语文家庭作业的量,新作业的量是否适宜低年级学生能力的要求,虽进一步求证。

其次,作业的难易度问题。在研究中,我发现作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层设计后,深受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双基作业,由于负担减轻,难度适宜,学生写作业的质量和写作业的热情都大大提高,基本上每天都能完成双基作业。但拓展作业却不然,当作业选择空间更大、难度不高的时候,学生很喜欢去做,完成得很好;但当选择余地不多,要求能力较高时,拓展作业对能力差的学生来说成为了一种负担,除非有家长指导,否则这部分学生难以较好去完成。因此,拓展性作业设计难度不宜过大,还要增大开放性,给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更多选择的空间和自由。

最后,作业操作易行的问题。在研究中,我还发现,作业设计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应考虑教师操作简便的问题作业设计如操作烦琐,会给教师增加不少的负担。如抄写字词方面,先堂听后抄写的形式,使学生抄写的量大大减少,负担减轻,但教师实际操作起来比较辛苦。教师必须每天在有限的堂上时间内挤出时间进行听写,还要及时批改指正,如遇着工作量多的日子,教师将会比较忙乱。如果堂上听写和家庭听写没有把好关,学生的生字词会容易出错,不够巩固。课堂听改为课后小组听写也许更好。另外,新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作业,使学生个性化作业品种繁多,给教师评讲和展示带来一定困难,难以照顾全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