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昌黎县特殊教育中心是一所为全县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提供就读环境的特殊教育学校。校址坐落在昌黎县昌黎镇一街西新里500号。学校占地面积2766平方米,建筑面积1346平方米。
▲昌黎县特教中心教学楼
学校现有教职工22人,其中专任教师20人,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13人,初级职称的7人。现有学生86名,按残疾类别分聋、培两个专业,共9个教学班。
一、教育教学
(一)基础教育
我校始终围绕“学会生存,立足发展”两大课题。在教育教学生坚持学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重,为学生以后进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聋生部的教学工作,除了完成常规的教学任务,重点放在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把知识转化成能力、转化为技能技巧上下工夫。加强学生职业技能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学到一技之长。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谋生、发展奠定基础。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在语言训练上下工夫,不断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为此,我校专门成立语训部,对3—6周岁的聋童进行早期干预教育,恢复、增强他们发音器官的功能,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使他们从无声世界步入有声世界,为他们将来走
向社会,立足社会,自我生
▲语训班教师正在给聋儿上语训课
存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智教育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学生本身生理、心理诸多方面的不健全,使这些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都处于低能状态,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和基本的学习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智障学生首先进行养成教育,培养他们生活的基本能力,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然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加强智障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现在智障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他们正在学校里健康有序的生活、学习、茁壮成长,为社会和家庭减轻压力和负担。
(二)教育科研
我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学校设立聋、培两个教研组,重视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以此为平台在校内开展各种教研活动。通过邀请特教专家讲学,开展教研交流等途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聘请学校骨干教师教授手语,提升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技能。
▲我校教师去市特教学校参观学习
通过课题研究推动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残疾学生与社会的沟通交流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我校每年组织教师去市特教学校进修学习,并多次组织教师去天津、石家庄、唐山等地参观学习。通过交流学习,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及教育理念都有了质的提高。
(三)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指导工作,是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担负着对全县各乡镇随班就读教师的指导工作,为充分发挥特教中心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我校积极
▲我校教师到两山小学进行随班就读指导
探索关于加强随班就读指导工作方式方法。并成立了《关于加强随班就读指导工作实验报告》的课题组,负责探讨研究随班就读工作。今年我们走访了部分乡镇,对各乡镇随班就读工作进了巡回指导,和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教师一起探讨关于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对全县随班就读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昌黎县特教中心真正成为全县所有残疾儿童的乐园。
(四)职业技能教育
我校积极探索适合特殊儿童的职业技术教育,开设了:缝纫裁剪、手工编织、
▲聋七年级学生正在上手工课
理发修理、信息网络、美术装潢等专业。学生通过学习有了很大进步,动手动脑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以后继续深造
打下基础。我校还和相关企业签订协议,做我校的实习基地,为学生融入社会架设桥梁。
(五)继续教育
我校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举办各种教研活动:1、举办业务讲座,内容有:《关于对聋生的养成教育》、《怎样进行口语教学》、《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以及培养聋生抽象思维的重要性》。同时加强了教师的岗位练兵,根据特教的特殊情况,在教师基础功、学科知识功、课堂教学功方面紧密结合特教的实际。注重教师的基础功训练,使教师熟练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教学手段,加强手语学习。学校组织对教师的手语测试和手语比赛,使我校教师熟练地掌握“中国手语”,以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进修和参加继续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新观念、新策略上有了更高的认识。在实践方面,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的知识面不断扩展,继续教育的各学科均获得合格证书,并掌握了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社会捐助
多年来,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从物质上、精神上给残疾孩子们很大帮助。县
▲太平洋人寿保险秦皇岛支公司为我校援建少先队大队部
残联、田氏集团、华夏干红、地王集团、县供电局、昌黎城区供电公司等单位和个人多次为我校残
疾孩子捐款、捐物,我们
相信“只要人人多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二、获得的荣誉
在聋儿语训工作中我校曾获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8年我校又获得昌黎县德育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5月我校获得秦皇岛市“残疾人之家”荣誉称号,2009年9月我校获昌黎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我校还多次获得县级文明单位。
2007年我校三名教师参加了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秦皇岛赛区选拔赛,一人获得了一等奖,并代表秦皇岛市参加了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优秀奖。2008年5月,在全市特教教师信息技术大赛上,我校参赛的三名选手分别获得来了一、二、三等奖。教师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要求,发表了国家级论文20多篇。在市里举行的优质课评比中,我校有多名教师获得了荣誉证书,还有多名教师获得了县级优质课证书。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利的促进了教学工作的开展,我校的教育教学成果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及社会
▲陈俊同学在“昌黎县2008年残疾人趣味运动会”上参加搬沙袋比赛
各界的认可,我校学生也积极参加市里、县里举行的各项活动,如:市科技、体育节活动、县科技节活动等,在活动中,孩子们努力拼
搏、积极进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多名学生获得了市级、县级科技制作、小发明、小制作以及趣味体育竞赛的一、二、三等奖,为我县、我校赢得了荣誉。
三、发展规划
我校根据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编制的《“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2008-2010年)》以及原国家教委有关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标准,根据河北省特殊教育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昌黎县特殊教育中心发展规划:
计划征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重新规划建设学校,以适应特殊教育发展的需要,所需资金主要是争取中央专项资金。
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工作,为我县的特殊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给全体残疾孩子营造舒适、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培养他们成为能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有用之才,让昌黎县特殊教育中心真正成为“残疾人之家”。
昌黎县特殊教育中心
很多孩子已经能够有自理能力了,并且在学校学会了不少简单技术,看
这些小东西都是出自孩子们之手,希望他们以后能够学到一技之长,长大后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为家庭减轻负担,为社会做出贡献。
因是周末,很多孩子家长把孩子接回家中了,有一部分学生留在宿舍。
这些孩子全部来自农村,食宿均是学校负责,因为很多孩子智力的问题,有时情绪不能自理,故男女宿舍全部分开,并用防盗门隔开。
得到社会的大力支持
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