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勾勾》教学反思
(2012-10-23 14:42: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反思 |
《拉拉勾》是一首形式比较特别的歌曲,全曲分为前后两个部分,中间用间奏隔开。这首歌对于幼儿的学习存在一定难度,不仅曲子长,其中加入了休止符、倚音等修饰音,在演唱上较难以表现,且根据教学要求,还要求幼儿结合动作表演以及间奏的乐器演奏。因此,歌曲分为两课时教学,分别突破重难点。今天我进行的第二课时,主要的教学流程是复习歌曲——创编动作——乐器伴奏。
复习歌曲时发现孩子的休止符掌握得不是很好,于是我加入了手势引导幼儿停顿,孩子虽然能够看着我的手势停顿,但显得不够自然。孩子对整首歌曲已经很熟悉了,于是第二部分我让孩子进行动作创编,孩子的表现力很强,能根据歌词的意思进行创编,而且表情和丰富,我请了个别幼儿进行示范。最后一个环节我加入了乐器演奏的部分,我将孩子分成了三个部分,演奏组、演唱组、舞蹈组,让孩子自主选择组别和乐器,最后进行合演。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选择乐器组的幼儿很多,而且孩子对乐器的好奇感很足,最后收放乐器时很多孩子都不舍得放好,都争取在最后的时间多玩会儿。
课后我进行了思考:
1.虽然幼儿整体表演的效果较好,也其乐无穷,个别幼儿表现力也很丰富,但从整体上看,我也发现了我班幼儿原有经验较少,且想象力和表演欲望不够丰富强烈,这也给了我一定启示,需要加强幼儿韵律的训练,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拓展幼儿艺术的思维。
2.今天的乐器孩子第一次接触,应该在活动前先让孩子熟悉乐器的用法,让孩子的新鲜感得到释放,在进行活动时就不会出现孩子好奇心过大,导致部分孩子胡乱地敲打,声音有些混乱。
3.幼儿音乐活动的形式不是单一的教与学的形式,应注重寓教于乐,本节活动是音乐与舞蹈乐器的结合,还可以是音乐与绘画的结合、音乐与故事的结合、音乐与语言的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