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养笔记: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

(2015-03-26 19:19:14)
标签:

育儿

    随着孩子进入大班以来,我们一直在进行“争当值日生”的活动,引导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同时,也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精神,为步入小学打好扎实的基础。到了大班的第二学期,我们也打算让孩子在生活方面也能有所提升。所以打扮第二学期以后每天吃好午饭还给值日生增加了很多项目,比如说值日生在吃完饭后必须整理好自己餐具的同时,还应该为自己组里的桌子擦干净。班级里面每天推选一位小朋友把教室里面的饭粒、垃圾打扫干净。这样一来可以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到为他人服务的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自理能力。

    在实施中发现现在的孩子们在动手能力方面还是有点薄弱,很多都是独生子女,每天几个大人共同包办代替。在家里很少有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机会。所以一碰到扫饭粒和一些垃圾拿着扫帚不知道怎么办?甚至有些孩子连正确的握扫帚的方法还不会。针对孩子们的种种问题,我利用保育员阿姨的正在打扫时这一契机,先让孩子们来说说你在扫地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惑?问题一抛,孩子们由于有了这一实际经验,就开始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在扫地时对于小的饭粒很难扫进去,大的纸张什么的比较简单一点;有的说,每次把饭粒什么到一堆比较容易,可是要把这些垃圾扫到扫帚里面,总是不会。还有的说这扫地我不会,我拿着扫帚就知道怎么把垃圾扫才成一堆。经过讨论后发现每个孩子自身的个体差异,存在的问题也不同。有些简单的问题其实可以请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解决,因为他们在操作和实践中有了一定的经验,当垃圾扫不到一起的时候,这一类的孩子一般都是扫帚的正确拿法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不知道怎么样把垃圾扫成一堆,这个更好解决,只要在看、学习和练习中就可以解决。对于不知道把成堆的垃圾送到簸箕的幼儿,其实是怎样让扫帚和簸箕的一起协调操作的问题。通过仔细观察和操作才能让幼儿对生活中简单的做法慢慢熟练化。

    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在一步步地操作、练习中慢慢积累的,但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点,让他们更完善。通过这次的讨论、观察保育员阿姨的示范,比老师的总结和讲解成效要快得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