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大建筑物理历年试题整理归类版(建筑光学部分)

(2012-06-22 19:36:59)
标签:

杂谈

 

一、名词解释

1采光系数:室内给定水平面上某一点的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和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在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全阴天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的比值。 P155

2眩光:在视野中,由于不适宜亮度分布,或在空间或时间上存在着极端的亮度对比,以致引起视觉不舒适和降低物体可见度的视觉条件。 P149

3照度:表示被照面上光通量密度,单位为勒克斯,等于1流明的光通量均匀分布在1平方米的被照面上. P137

4灯具利用系数:即灯具效率,在规定的条件下测得的灯具发射的光通量与灯具内的全部光源在灯具内按规定条件点燃时发射的总光通量之比. P202

二、简答题

1在人工光环境设计中,如何消除眩光的不利影响? (分直射眩光和反射眩光以及光幕反射。) P210

答:减小反射眩光的方法:

(1). 光源的亮度应尽可能低.

(2). 改变灯具或工作面的位置,使镜面反射光不射向观察者的眼睛.

(3). 提高环境照度,使引起反射的光源在工件上形成的照度在总照度中所占比例减少,从而使反射眩光影响减少.

(4). 在可能条件下,改变工作面反光特性,以减弱镜面反射和它形成的反射眩光.

减弱光幕反射的措施有:

(1).尽可能使用无光纸和不闪光墨水,使视觉作业和作业房间内的表面为无光泽的表面;

(2).减少来自干扰区的光,增加干扰区外的光,以减少光幕反射,增加有效照度;

(3).尽可能使光线从侧面来,以减少光幕反射.

2何为视度?影响视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P146

答:看物体的清楚程度称为视度.影响因素: 1)适当的亮度;2)物件尺寸3)对比程度4)识别时间5)避免眩光。

3照明节能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P228

答:1)尽可能地采用高光效、长寿命光源,优先使用荧光灯;

2)照明设计用采用效率高,利用系数高,配光合理,保持率高的灯具;

3)根据视觉作业要求,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值;

4)室内表面尽可能地采用浅色装修;

5)加强用电管理

4眩光光源或灯具偏离视线多少度就无眩光影响? P211

答:45度

5北京某车间工作面上天然光照度为250Lx, 其采光系数为多少? P155

答: 250/500=5%

6在商店营业大厅中,采用哪种照明方式最为合理? P245

答:混合照明

7在办公室照明中,计算机显示屏的照度不应大于多少? P223

答:150勒克司

8在北京和重庆两地要获得相同的天然光照度,对于相同的采光方式,开窗面积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重庆的开窗面积应该开得大一点,常识问题,四川地区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尤其是重庆,常年是全云天气,有雾都之称,所以在采光方式相同的情况下,要获得相同的天然采光,重庆的开窗应该大一些。

9简述照明节能的方法。 P228

答:1)尽可能地采用高光效、长寿命光源,优先使用荧光灯;

2)照明设计用采用效率高,利用系数高,配光合理,保持率高的灯具;

3)根据视觉作业要求,确定合理的照度标准值;

4)室内表面尽可能地采用浅色装修;

5)加强用电管理

10侧窗采光有那些优点

答:侧窗的构造简单,不受建筑物层数的限制,布置方便,造价低廉;光线具有明确的方向性,有利于形成阴影,对观看立体物件特别适宜;并可通过它看到外界景物,扩大视野,与外界取得视觉联系;故使用普遍。 P158

11反光和透光材料可分为哪两类,并简述它们的反光(透光)特点。 P143

答:反光和透光系数均可分为两类:一类属于定向的,即光线经过发射和透射后,光分布的立体角没有改变,如镜面和透明玻璃。另一类为扩散的,这类材料使入射光程度不同的分散在更大的立体角度范围内,粉刷墙就属于这一类。

三、计算题

1扁圆天棚灯的配光曲线如图所示。求1、2两点处的照度。

解:参考P201[例2.3-1]。(注意灯具这块容易出题)

2一个直径为230mm的乳白玻璃球形灯罩,内装一光通量为1260lm的白帜灯(在灯罩中心),设灯罩的透光系数为0.6。求灯罩表面亮度。(不考虑灯罩内表面反射)

解:综合几个P136P140P141的几个基本概念可求出。

3房间的设计方案如下图,求Cmin.(假设工作面高度0.9m,Ki*Kq*Kw*Kf=1.5, 且与b/h无关。)附侧面采光计算图表一张如P183图2.2-49

解:参考P181-P189的采光计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