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邵家大院——抚顺百年历史传奇小说(连载一)

标签:
转载 |
分类: 我们抚顺 |
http://s4/mw690/001lNWXIty6FqUEXMJ553&690
一座城市,有城,必然有市。城是政治军事的概念,而市则是商业的概念。 抚顺如果说到市及商业,就不能不提我爷爷,抚顺商圈大名鼎鼎的“邵四爷”——邵让之。爷爷名葆廉,字让之,虽是家中长子,但因为在叔伯兄长中排行老四,千金寨人称“四爷”。从清末到民国,所有的历任知县、县长是有档案可查的,特别像高群这样的以研究抚顺民国历史见长的专家,经常跟我掰扯民国及日伪时期的官员和掌故,却很少提到我爷爷,这让我非常来气,高群你就认识和研究当官的,你认识我爷爷吗?
高群见我酒喝多了,疑惑地望着我:“你爷爷是谁?”
“我爷爷,我爷爷你都不知道,我爷爷……”
高群的诘问让我不知道怎么解释,我爷爷姓邵,我爹不姓邵,我也不姓邵啊!
我的逻辑一时出现了时空错乱般的混乱。
我与父亲随母姓,我们这一支的确跟“邵四爷”有极深的血脉渊源。奶奶活着的时候,很少向父亲提起他亲爹,我亲爷是谁,但她临终最后几年,还是跟我们说了她与爷爷的爱情,她与爷爷不能在一起,我们为什么不姓邵的真正原因。
奶奶最终也没进入邵家的祖坟,但她的确是“四爷”一生忘不了的红颜知己,这个千金寨出名的美人,一生没跟爷爷要过任何名分,只是1954年,爷爷弥留之际,奶奶才告诉他,自己在那个凄风苦雨的雨夜,留下了爷爷的骨血,留下了父亲这个响当当的英雄。
“他是我的儿?”爷爷有些不相信。奶奶点点头说:“就是你的儿,你的儿啊!”
爷爷拉着我奶奶的手说:“是我们老邵家的种,是我们老邵家的种,那年我在家庙修行,要不是他,我早死在日本浪人刀下了……他叫什么名字?”
“文伍,张文伍。”奶奶告诉爷爷。
“犯文字?文伍、文纯……好好,好好,都是我的儿子!我这一辈子,没给你们娘儿两个留下什么,现在也没什么好给你们的了。别人管我叫让之,让之,因为我总谦让,才会在让中有所获得,我在让中得到千金寨父老的尊重,我在让中得到千间房产,我在让中得到了万亩良田,邵家大院没了,我在让中得到了你们……却没什么好给你们的了。让孩子随你姓张吧!”这是爷爷留给奶奶、父亲最后的一句话,说完他老泪纵横,长吁短叹。
奶奶与爷爷的故事,由奶奶告诉了父亲,父亲后来又告诉了我。我这个不姓邵的,其实比抚顺许多姓邵的,还要了解邵氏家族和爷爷富有传奇的一生。
2013年最后一天,午夜的钟声敲响,13、14这两组特别的数字结合在一起,竟然是如此神奇,我想把知道的抚顺一切写给大家,写给抚顺,写给爷爷奶奶,写给他们“一生一世”的爱情。
留在煤都抚顺姓邵的人并不多,特别是爷爷这一宅门的直系子孙。我除了能确定奶奶跟我爷爷睡过觉并生下我爹和我,能印证我们是邵家子孙的证据,大部分来自奶奶的口述,近几年,我到抚顺档案馆和抚顺矿务局档案馆查看资料,爷爷、奶奶、父亲说过的所有事情,都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了印证。
我相信他们说的都说真的。我还有一个最可靠的证据,就是家里现存一个横幅匾额,这块匾额由奶奶亲自保管,传给父亲在传给我,去年,我才把隐藏几十年的匾额,经过精心的擦拭悬挂在墙上。掸去尘土,镌刻在岁月和木头中的文字清晰可见,我一直试图弄懂匾额上面文字中的意思。
抚顺人都知道月牙岛,但都不知道月牙岛北面的月牙山,月牙山有我们邵家的家庙,里面供奉着关帝爷。当年,日本人因为发动太平洋战争没了钱,就到处收刮中国商人的财产,其中让我爷爷花一万元,购买葛布桥就是一个生动的敲诈例子。不久爷爷就削发为僧,躲在月牙山家庙中与世无争。
他出家那一年,奶奶也带着我父亲,来到月牙山下的照顾和保护爷爷。而这一切爷爷都不知道、
爷爷出家时,从祖堂上拆下一方匾额让奶奶保存,邵家堂号叫“安乐堂”,两边还有两块笔力遒劲的楹联:
上联:疏许立身,一饭心常悬北阙
下联:功臣讲学,半躬地己辟东林
我小的时候,匾额与楹联就是我床铺的垫板,我家一直住在葛布棚户区,这几块匾额引起了我对本家氏族的向往。等我知道,堂号和匾额的来历,真的把我吓到了……(连载一)
(这部长篇传奇历史小说取材于“煤都”抚顺,有历史有虚构,历史是因为“邵家大院”的确是抚顺的百年历史传奇,虚构是因为历史渺远,作者只能凭借现有资料和文学创作,勾画抚顺百年真实历史,大部分情节属于文学创作,不属于刻板地对历史重复叙述,就当传奇性小说来看吧!不经本文作者同意不得转载,擅自转载将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