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个月的时间,3次前往南京采访饿死女童事件。当我在机场上看到两个老外小女孩依偎在妈妈怀抱中时,想到了她们;我在机场上吃了两顿免费午餐,撑得受不了时,想到了饥饿的她们……
http://s12/mw690/a2280abdgx6COO7SyFRab&690
6月21日网上有一条短消息:南京两女童怀疑饿死家中。当天的飞机票已经没有了,22日我坐上10点多的飞机直飞南京。到机场后挡了辆出租直奔江宁区麒麟街道办泉水新村。比我预期想象的特别顺利,小区人告诉了我李文斌和乐燕家。
敲门,无人应答。门上卸掉的猫眼留下一个一元硬币大的窟窿,我向里面窥视,迎面而来的却是扑鼻的恶臭——这肯定就是孩子的家。李文斌家住5楼,这是一栋一梯两户的人家,我一直感觉愧对他家对面的小伙子。他给我讲述了李文斌这家人很多的故事,这个故事完全可以了解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也可以凑够一篇新闻。
李文斌楼下的施姓大妈,晚上经常听到孩子拍门的声音,好心的她也曾从乐燕手里拿过钥匙,有几天晚上经常给孩子送饭。而且发现孩子下身由于长时间不换尿不湿发生溃烂后,善良的大妈给送去了红霉素。这些邻居们目击了这对小姐妹惨绝人寰的一幕幕。他们的描述,在还原真相的同时,无疑也使得他们被钉到了舆论的十字架上。
最令一些读者感到不能理解的是,为何案发当天来了数十名记者,只有几家媒体简单的报道后,再没有记者关注此案。后来我了解到,当天来访的记者全部被警察挡在楼下,不让上楼采访。晚上大约9时,记者全部走完了,警察也撤离了现场,而我第二天来的时候,没有发现一个来访的同行。千里之外赶来的我,却成为了第一个报道小孩饿死真相的人。也有网友评论,“记者来得快,走得快,忘得快”。
第一篇报道造成的轰动令人难以想象。央视打来电话,询问我这个事件是真的吗,几乎各大网站、媒体官方微博都转载了这篇文章。人民日报的舆情监控调研得出结论,这条新闻在那几天内是被转发最多的。许多年轻妈妈是含泪读完的。我记得,李文斌家的社区主任告诉我,因为犯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李文斌将在8月底出狱。弹指间就到8月底,我一遍遍给南京市司法局、辖区街道办司法所、社区居委会以及李文斌的邻居等打电话,他们听到“李文斌”后,什么都不愿意说。新浪微博网友和一些志愿者一遍遍@我询问事情进展。
实在等不住了。9月2日大清早,我再次坐上飞机直奔南京,随后在机场打的飞奔李文斌家。假设的一大堆困难,在瞬间就风消云散。在李文斌家单元门口,一个小伙子带着一老大娘刚出来。
“李文斌回来了吗。”
“我就是。”
应验了无巧不成书的那句古话。后面跟随的老大娘正是李文斌的外婆。我一直在想:这是巧合还是某种说不清的东西。
http://s12/mw690/a2280abdgx6COOaAUn93b&690
9月16日,南京市中院在微博上称,将在9月18日公开审理乐燕。去采访前我电话联系南京市中院的宣传部门,他们说已经有50多家媒体报名了,不可能有那么多席位。我认为,其他记者旁听案件,远远没有我理解和关注的细节多,对于乐燕法庭上的供述,我也会多多少少去验证李文斌此前的言行。
我急了,我告诉这位法院的女干部,我说“你网上所有能看到孩子的消息,绝大部分是我采访的”。
“这也不行,每个记者都有各种原因……我再请示一下领导吧”,她说。去还是不去?去了进入不了法庭又有什么用呢?好消息还是来了,这位女干部打来电话,“领导同意让你来采访啦”。后来证实,当天确实有大量的记者都未能进入法庭。里面座位上没有一个法官坐着,大约七八位法官站在最后一排,背靠着墙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