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警方称高中生王先文只有一个户口,举报人手里面掌握了3个户口的截屏资料——
本报记者调查高中生至少有两个户口
昨天下午,三原县公安局称,王先文只有一个户口;举报人给本报爆料有户籍网3个户口的截屏资料;本报记者调查核实,截止3月20日,王先文至少同时有两个户口。
而记者在三原县工商局调查得知,刘燕的两个企业此前集中进行了股东变更,令外界质疑的股东“王铣文”和“股东书记”
已经变更过了。而三原县工商局拒绝提供原始的“纸质”资料。
三原警方:曾经给王先文注销过一个户口
昨天下午,三原县公安局政委魏伯朝称,看到本报的报道后,立即着手进行调查,目前已经有调查结果,但是属于内部传阅的资料,不变向外公布。他又说,今年1月24日,基层警方在检查中发现,610422199410280039的同一身份证号码有两个疑似户口,一个叫“王先文”一个叫“王铣文”,于是在2月26日,经过三原县公安局将叫“王铣文”的户口给注销了。
魏伯朝说,刘燕和王伟民儿子叫王先文,不是叫“王铣文”。出生年月日是1994年10月28日,只有一个户口,该户口是今年3月13号从西安市某派出所迁回来的。而被注销的叫“王铣文”的户口,原因是王先文为了上学,将户口从三原迁到西安,后来有需要,又在三原县公安局西阳派出所另外注册了“王铣文”这个户口。
而记者3月20日在户籍网上发现,610422199610281132的户口,这个名字也叫王铣文,经过有关人员比对,上面的照片确实是“王先文”本人,户籍所在地是三原县西阳镇街道二号,而且显示这个“王铣文”和刘燕是母子关系。其所属派出所也是三原县公安局西阳派出所,而且和警方认定的“王先文”同月同日生。
这就说明,除了上述警方所称的1994年出生的“王先文”外,这个“王铣文”和“王先文”肯定是同一个人,而且是两个身份证号码。
爆料人截屏显示:至少3个户口
爆料人昨天再次给本报记者出示了户籍网上的截屏, 截屏上3个户口和记者3月20日户籍网上查询情况印证了不少问题。
首先,
身份证号码为610422199612081134户口在举报人户籍网上截屏后,该户口神秘消失,但是,上面的照片和本报记者在户籍网上截屏610422199610281132的户口上照片一模一样,除此之外,住址都是陕西省三原县西阳镇街道二号,这个住址也是刘燕的住址。陕西省一位从事10余年的户籍警察认为,如果610422199612081134的户口截屏真的来自户籍网,这起码说明原来确实有过这个户口,但不知是被谁移来移去。“来无踪,去无痕”。
因为按照正常情况,应该注明“何时因为何种情况迁移”。而且这个神秘的户口没有注明其家庭成员等等。
这位户籍警认为,有如此能量者,不是一般普通民警能办了的。
三原县工商拒绝提供“纸质资料”
除此之外,昨日记者在三原县工商局调查得知,争议最大的“王铣文”股东和“书记股东”被变更。
此前爆料人手中证据显示,陕西三原鑫源面粉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燕,另外一股东是刘燕丈夫,时任三原县卫生局书记的王伟民。王伟民入股100万元。而昨日记者在工商部门档案调查显示,2013年3月4日,王伟民又将股东分别转让出去。
此前,爆料人提供的另外一公司陕西三原古池阳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叫刘燕,股东叫“王铣文”,昨日工商部门档案中显示,2013年3月11日,“王铣文”将100万股东转给刘燕,于是该公司成为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3月24日,刘燕和王伟民接受华商报采访时均称,“我不知道‘王铣文’是谁”。
爆料人称,就在他们搜取证据的时候,可能惊动了刘燕和王伟民,于是二人在10天的时间内,将两个公司股东变更以及将孩子的户口从西安迁回三原县。而陕西三原天思粮油物流配送有限公司股东没有变更,刘燕儿子王先文仍然是股东,入股100万。
三原县工商局注册分局局长赵武说,股东在进行登记时,他们没有义务审核对方的身份是否为公务员。对于股东年龄的问题,法律也没有限制。赵武说,要调取上述公司股东的“纸质”资料,必须要经过办公室主任同意,该局办公室主任侯军以没经过领导同意为由,拒绝向记者出示。
截止发稿时咸阳市纪检部门已经进驻三原县,彻夜调查此事。受举报人委托,华商报今日将3个户口的截屏送往纪检部门。3月26日,陕西省公安厅赶赴三原调查此事。
网传刘燕是人大代表,又是政协委员,据传还是慈善协会副会长,其名下还是三个企业法人代表,一个协会的会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