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突兀的祠堂残墙
据当地年近70岁的冯老伯介绍,鹤咀村是由客家人所建,这些客家人是宋朝和元朝(1279年前后)政权交替的战乱时期从中原南迁而来,也有部分是崖门海战宋朝将士的后代,已有700多年历史。客家人在此立村几百年后发展到1000多人,围屋占地约100亩,并一直与当地居民和谐共处。清朝咸丰元年(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波及恩平,恩平红巾军配合太平天国运动,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竖起红旗,聚众起义。起义被镇压后,由于有客家人参加起义,本地早就对客家人财富垂涎三尺的地主,为了占有客家人的财产,就借机说当地客家人参与和资助起义,勾结官府某些人,以各种事端挑起客家人与当地人的矛盾,引发械斗。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客家人被迫迁离营造几百年的围屋,远走他乡。客家人迁走后,鹤咀村先祖也从相邻的坪地旧村迁入,至今已有140年。
在鹤咀村,历经几百年的客家祠堂断残的围墙岿然不动,拆下的墙体当砖块再用建筑房屋;村里巷道的排水沟渠由花岗岩石条砌筑,门框、门楣、门坎、门槛、门窗、门口、门墩、室内天井、地板、马槽、猪舍、鸡栏、牛屋都是花岗岩构成;还有原来祠堂的顶梁柱、田埂中的桥、都是花岗岩;村场空地里的花岗岩成品比比皆是。几百年的水井清澈见底,还有高约5米、长约50米的客家围墙,虽然被寄生几百年的榕树渗透,依然保持着原貌……
鹤咀村处在圣贵线省道傍,距325国道圣堂镇11公里,去帝都温泉和锦江温泉都经过村边,距帝都温泉约3公里,距锦江温泉不足10公里。当地村民说,解放后的几十年间,客家围屋的古物散失了很多,如果再不采取措施保护,损失将不可估量。同时,他们希望政府或投资商对古迹、古物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形成一个有浓郁客家文化的旅游景点,与恩平温泉连成一线进入乡村游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