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律师谈律师说话的三个释明

刘宏伟律师谈律师说话的三个释明
2013年7月24日,北京市司法局副局长吴庆宝在《环球时报》上发表了《死磕派律师更要维护法治社会》一文,肯定了死磕派律师的作用,提出“政府应主动团结这些律师群体,让他们成为决策的参谋之一”,但同时也提醒“切忌私下小范围形成与政府对立的意见和行动,将自己划到政府的对立面”。同年8月28日《南风窗》18期刊登的《死磕派律师》一文中,认为死磕派律师的涌现,在律师江湖中掀起了不小波澜,也在更大的话题域中产生死磕派律师“到底是磕出法治中国,还是磕坏中国法治”的争论。2014年5月8日,单仁平在《环球时报》上发表评论称,“死磕派”律师不可政治上自我高估。
官话是以之为母语的人口最多、分布范围最广的汉语一级方言,名称源自中国古代对汉语官方标准语的称呼,朝廷使用的汉语在周朝称“雅言”,至少在明清时已称“官话”,1909年则定称“国语”,1956年中国大陆改称“普通话”。随着学术发展,“官话”在语言学上成为特定汉语方言的专有名词,官话方言旧称“北方方言”。
中国约七成人口以官话为母语,主要分布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南方的西南地区、江淮地区(江苏中部、安徽中部)以及广西北部、湖南的北部和东南部、江西的沿江地区。
官话一般可细分为八种次方言:东北官话、胶辽官话、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兰银官话、西南官话,其中以西南官话为母语者最多。
官话主要特点包括大体上无入声,新增了平上去入以外的轻声。中古汉语中的六个辅音韵尾演化保留−n,−ng,原本连接i,ü韵母的z,c,s声母颚化成j,q,x,即尖团合流。官话未经过剧烈的声调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