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律师谈张艺谋的三个作品
张艺谋是中国电影历史绕不开的人物,尽管坊间褒贬不一。但张艺谋“老谋子”的称号不是浪的虚名,他在内地、港澳台和全球有着强大的知名度,也是获奖拿到手软的程度:
1、《红高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电影在转型和探索阶段,张艺谋首次指导的电影《红高粱》横空出世就获得了第38届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这部影片的色彩、背景音乐尤其是张艺谋花五万元让山东高密农民种的十亩高粱地所展示的电影泼墨般的场景震撼了观众,背景音乐《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成就了作曲家赵季平;主演姜文和巩俐也在这部影片中大放异彩,在“九儿”的主演巩俐的演绎下,影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出道即巅峰”,巩俐最后成为华人演员中的“巩皇”,而该片的作者山东人莫言竟靠《红高粱》等作品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红高粱》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文艺片,由张艺谋执导,姜文、巩俐、滕汝骏等主演,于1987年在中国上映。
影片改编自莫言的同名小说,以抗战时期的山东高密为背景,讲述了男女主人公历经曲折后一起经营一家高粱酒坊,但是在日军侵略战争中,女主人公和酒坊伙计均因参与抵抗运动而被日军杀害的故事。
1988年,该片获得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亚洲电影。
2、《活着》:笔者认为这部改编自作家余华长篇小说《活着》的电影既有上个世纪文革前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又展示了天之高远地之深厚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福贵”。这是张艺谋从影以来最好的作品。当时张艺谋是冲的余华的另一部作品去的,张艺谋给余华两万元现金,余华说“我把《活着》的版权给你你一定火”,果然这部影片播出后获得了国际电影大奖,该片的作者余华也火的一塌糊涂。
《活着》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创作的长篇小说,首次发表于《收获》1992年第6期。
《活着》讲述了在大时代背景下,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徐福贵的人生和家庭不断经受着苦难,到了最后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小说以普通、平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在急剧变革的时代中福贵的不幸遭遇和坎坷命运,在冷静的笔触中展现了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揭示了命运的无奈,与生活的不可捉摸。 1994年,改编自该小说的同名剧情片《活着》上映,由张艺谋指导,葛优、巩俐等主演 1998年7月,《活着》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笔者可以用八个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概括张艺谋团队导演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的美轮美奂。在这个“大中华”背景下的奥运会,张艺谋用他无与伦比的策划、组织以及对奥运会理念的理解震撼了全球。
2008年8月8日晚20时,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奥运会开幕。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夜幕下,“鸟巢”造型的国家体育场华灯灿烂,流光溢彩。可容纳9万多人的体育场内座无虚席,群情激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