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有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也有大器晚成的。大器晚成有以下几个原因:
大器晚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春秋·老子《道德经》四十一章。该成语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做成器具,后来用来比喻能担当大事或做出大事业的人成就比较晚;在句中作谓语、宾语、定语。
1、大格局:大器晚成的人都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胸怀世界情寄天下。这一生为了朝代的更迭改天换地、科技创新而持续性的完成和专注一件事,因此需要在时间上漫长的等待和投入。只有大格局的人能够一拼二熬三博四挺最终成就事业: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喉。
![刘宏伟律师谈大器晚成的三个释明 刘宏伟律师谈大器晚成的三个释明]()
2、自律:大器晚成的人都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人,他们时刻谦卑时刻低眉时时刻刻心存敬畏。通过长时间的严格甚至自虐性的要求,围绕着自己制定的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持续性的努力:自尊自爱、自控、自强才能成就伟业。自律的人不会“甩锅”“找客观”“批评他人”;而是知道忏悔和感恩,多做自我批评。这就是大器晚成人的标配。
![刘宏伟律师谈大器晚成的三个释明 刘宏伟律师谈大器晚成的三个释明]()
3、有冒险精神:成就事业“创业艰难百战多”不会一蹴而就,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探险史、冒险史和不断纠正错误的历史。而大器晚成的人知道做事业会有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挫折和困难是奋斗的机遇、拼搏的擂台、争先的使命、腾飞的高空。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相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