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伟律师谈为什么与常人不能对话的三个释明
笔者在骨子里却有些清高,这就是笔者的“文化自信”,现在盛行朋友圈,但圈子里的酒肉朋友占大多数:用酒肉交朋友不交酒肉朋友,所以笔者形成了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沉默寡言的定性,不轻易的与常人进行对话:
1、话题不在一个频道:笔者是律师愿意和有丰富的法学理论基础和实务经验的圈内人沟通和交谈,如果不是律师同行与其他跨界人的交往很难能深入交谈下去。这就是话题不在一个频道,比如我和农民工交谈,我谈的是依法治国、反腐败和律师代理案件的实务经验;而农民工要和你交谈的是中午吃土豆茄子还是大米饭白菜,老板又欠了一百块钱工资;在一个频道表明有共同语言,也就是方向性的三观一致,笔者如果和一个纨绔子弟肯定没有话题,因为该富家子弟要表达的是“我又买了个游艇”“我泡了25个妞”,这怎么能有共同语言呢?
2、不谈家事:笔者是个工作狂,因此在公众场合和朋友交谈时几乎不谈家长里短,这也就和那些喜欢韩剧、日剧和家庭剧的人没有话题,笔者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民族事事事关心”,这种不谈家事的习惯也使自己和他人无法深入交谈下去。
3、理论深厚接话题着寥寥无几:笔者被称为学者、诗人演说家和律师,尤其是对从事的律师执业是用生命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知道理论的短板,因此几十年以来持续性的通过不懈的努力提升法学理论的厚度和高度,而这种理论深厚找到接话题的寥寥无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