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宏伟律师谈为什么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人的三个释明

(2022-04-18 08:29:19)

刘宏伟律师谈为什么不在公共场合批评他人的三个释明

2022-04-15 21:06·零度新视野

现在有了自媒体和融媒体,网民参政议政或针砭时弊尤其是做批评报道与点评的键盘侠多了起来,即使在官方的主流电视媒体也开设了《**故事会》《**秀》等对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政治军事、科教卫生进行淋漓尽致的点评甚至是批评报道,也出现了对抗美援朝英雄和雷锋等正面人物的负面点评,笔者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绝,当然有人说笔者是老滑头,但笔者并不生气,下面释明为什么不在公共平台批评他人的三个释明:

1、你没有资格批评他人:世界之大芸芸众生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同时存在,但就个体而言我们不是裁判也不是诉讼中的法官,没有必要或资格去批评他人,笔者认为做好自己就已经很不容易,只是就自己做的事进行总结和忏悔,绝不去点评尤其是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去批评他人,现在网上有**纪检组长,动不动就怼明星、怼社会现象,他本人不就是个纨绔子弟吗?更有官方主流媒体“**故事会”去批评英雄和领袖,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批评他人了。

笔者是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崇拜者:臣一路走来没有敌人都是老师和朋友,因此笔者在交往过程中秉承的是用能人办大事、用老实人办实事、用小人不坏事的观点。除代理案件以外从不在公共场合去批评他人, 即使对他人有成见,在公共场合也不评价,如果评价就永远是“好好好对对对”。

2、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在点评他人负面消息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上策就是闭嘴,有人说笔者是阴谋家、老滑头,笔者很接受,一定要保存自己不要轻易得罪任何人,这也是中国官场几千年的“为官之道”和“平衡术”。

笔者总结了朋友圈的人长着一个乌鸦嘴,动不动就以法官和裁判自居,随意的批评他人甚至侮辱诽谤他人,这是完全错误的。事实表明批评他人即使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实际上从历史经验上看点评时政、针砭时弊这些痛快淋漓的人基本没有好下场。

3、批评他人的人是甩锅没有好下场:人多做自我批评,做好自己已经很不容易了无论是在家庭生活和事业中,首先是做好自己,如果对方有些瑕疵和缺点,也要多包容和妥协,不要高高在上批评甚至侮辱他人,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把这点做好了你就完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