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宏伟律师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三个释明

(2022-03-30 11:28:05)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首,在哲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孔子、老子、道子、孙子以及王阳明、曾国藩等哲学思想,但总体而言是朴素的哲学思想并不能发展为系统的体系,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长期观察的自身体会,即便如此也折射出中国古代先贤的灿烂文明,成为中国朴素哲学思想的重要篇章:

1、中国古代的阴与阳:中国古代还无法形成哲学上的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在《易经》《金刚经》中或人们日常的茶余饭后的八卦中就有了“阴阳”的概念,这可以看作是早起哲学思想的源缘。

比如说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矛盾都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他们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到了近现代毛泽东发展了古代的哲学思想,在毛泽东的《矛盾论》中,事物之所以能往复循环交替发展,那是因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事物内部的矛盾,促进了事物的不断运动与发展。

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道家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的三皇五帝时期,老子是道家学派集大成者,总结了周朝之前道家思想的精华,奠定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框架,对道家学派形成至关重要。

中国古代的阴阳之道,源于人们对大自然长期探索,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以此为思想基础框架,形成了一套认识世界的哲学思想,在华夏文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刘宏伟律师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三个释明 

2、中国古代的有与无:关于有与无,难与易实际是朴素哲学思想的辩证法思想“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有与无互相生成,难与易互相生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与低、白与黑都是辩证法思想

老子在《道德经》释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

这就是经典,揭示了事物阴阳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关系。有之所以是有,是相对于无而言,没有无就没有有;难之所以是难,是相对于易而言,没有易就没有难。

         刘宏伟律师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三个释明

3、关于灾难与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中国古代就是朴素哲学中的福祸相依。

《道德经》释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之其极?其无正也 。灾祸啊,幸福依傍在它的里边;幸福啊,灾祸藏伏在它的里边,谁知道它是灾祸呢?还是幸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就蕴藏着好与坏、正与邪、善与恶、幸运与倒霉的运动转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