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伟丽老师写的《香樟树》我很早就看过,是一部很不错的感情剧,只是可惜没看全。
这两天在电视上看到放映顾老师的另一部剧《那样芬芳》就有心要看一看。剧情演得是九十年代的事,正好是我所成长,熟悉的那个年代,就更有兴趣看下去了。
剧情的大概是一个下乡的女知青不顾家人的反对,为了初恋情人能够回城上大学,嫁给了当地公社书记的儿子,却不知自己当时已经怀了初恋情人的孩子。以至于后来受够了婆家丈夫的白眼,打骂,终于气病伤身,把幼小的女儿芬芳留给母亲去世。
外婆家的邻居很同情年幼的芬芳这么小就失去了母亲,特别照顾她,但却因为一场意外被芬芳的养父误伤致命。邻居很痛苦,带着两个和芬芳年龄相仿的儿子搬离了这伤心之地。
多年以后当他们偶遇才又发生了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弟弟林越一直爱着芬芳,但芬芳爱的却是哥哥林超。
林超是一个极度虚伪和自私的人,他为了自己的私欲,辜负了芬芳,致使芬芳未婚先孕,林越为了保护芬芳的名声,与她假结婚,最后事情败露,芬芳从学校辞职自谋生路。最终林超得到了他应得的下场,而林越也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得到了芬芳的爱。电视剧结尾让林超为了救自己和芬芳的女儿死去可谓是最好的安排,才能为芬芳和林越的结合消除所有的尴尬与不快。
最后芬芳那个一直不肯原谅芬芳母亲的背叛,不肯相信芬芳就是自己女儿的亿万富翁在看了芬芳妈妈的日记终于大受感动,要拿自己一半的家产来相认芬芳,在这儿剧情是掉入俗套了,在好多知青剧里似乎都有这个情节。但在这里并不算全剧的败笔,它只是为了使芬芳这个不为金钱所动的性格更突出,更感人。芬芳并没有拿派儿,她很轻易的就原谅了这个很不负责任的父亲,深情的叫了一声爸爸,但却不要他的任何馈赠。
纵观全剧,以真情示人,通篇都是感动人心的片段,突出了芬芳这个人物贤淑善良,乐于助人不爱慕虚伦,不为金钱所动的纯真性格,看芬芳一直在遭遇着生活中的不幸,却永远不会被打垮,被压弯还在自身都难保的情况下,一直帮助别人,看到芬芳,就让我热血沸腾,我们现时代太缺少这样的人缺少这样的精神。而林超之类的人可谓是俯首皆是,在剧中,顾老师说这种人的心理不健康,说得好我觉得顾老师看人可谓是一针见血了,还有她把爱情比喻成狗皮膏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比喻,可细想一下,真是既新颖,又贴切。
人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部剧可真是深深的打晃了人的眼球,看林超从小是一个那么认真的小男孩,一件事情没做好就不惜自残以明志。最后竟变成一个没有人性的混蛋,而林越从小打架斗殴,不好好学习,为了自己飘渺的所谓理想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一意孤行。却最终真的修成正果,成为一名歌星,成名后所有的反对着都过来极尽恭维,特别是林超,更是马上想着要拿林越的成名赚大钱。唯有芬芳,从始至终,她都一如既往的对林越,爱憎不变,宠辱不惊。
女儿不喜欢表现这个时段的电视剧,确实是与她们所在的生活氛围反差太大,她不会认同剧中的人物,也就不会喜欢看这样的电视剧,她不让我看电视,在看了几集后我只好上网看,小小的手机屏,看一会儿便眼花缭乱,更何况我每看必得备一条毛巾,不时的擦眼泪,就这也不舍得放下一会儿手机。在看到芬芳为了先天失聪的女儿病急乱投医,连一个那么分明的骗子都分辨不出,以至于被骗子骗去了她高利借来的钱。我更是深深的感动,都说女人的一半是孩子,其实在女人的心里,岂止是一半,孩子如果有了事,我相信所有的妈妈都会方寸大乱,恨不得替孩子受罪,替孩子去死。
这部剧虽然没有之前我看过的新恋爱时代的写作水平高,但因表现的感情真实,更能赚取人的眼泪。昨晚看最后四集,从七点半一直哭到十一点,怎么止也止不住我喷涌而出的热泪。今天早上,红肿的眼睛果然是避免不了的。
看一部好的电视剧同样能使人受到教育,学到榜样,希望各个媒体能多拍几部这样的好剧,让大家都能看得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