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举办包河区第十七届中学生物学科“探究实践”大赛的通知

(2023-12-13 07:36:32)
标签:

教育

分类: 通知

区属各中学、驻中学:

为了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发展跨学科探究实践能力,增强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经研究,决定举办包河区第十七届中学生物学科“跨学科探究实践”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跨学科   探究  实践  合作  创新

二、参赛对象

全区中学生和生物学科工作室成员、生物学教师。

三、内容范围

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以苏教版为主)。

四、评选项目

1.生物模型:学生制作的生物模型作品。可以是生物体的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等生理结构或生理功能的生物模型。要符合生物学原理,体现生物模型的三维立体结构,模型结构的比例合理。模型大小合适,应制作底座,便于稳固和展出。底座上要有标签,标注模型名称、作品编号(如:学校名+2023+001)、作者、制作时间及作品简介,格式参见附件2。一般作品尺寸不小于20cm×10cm。制作材料注意环保,适于长期保存和展示(粘黏材料建议使用乳胶、502胶;不宜使用胶水、双面胶,这两种粘贴方法易脱胶)。每个学校给学生作品编号,并提供作品照片以便于评选和存档。需要指导老师对作品点评。

2.探究实践项目:鼓励参赛师生结合“生物学与社会·跨学科实践”主题,联系社会生活自主选题,开展跨学科探究实践活动,撰写探究实践报告参赛。报告包括活动内容、研究方案及实施、结果和结论(或物化产品图)、活动反思等。能够运用恰当的方式(如模式图、曲线图、数据表格、照片、视频等)直观、简洁地呈现跨学科探究实践活动的真实过程和结果。可以组建合作团队,1-4人。需要指导教师点评。作品均需报一份纸质材料和电子稿,用于评审和汇编优秀作品集。

3.跨学科教学案例:教师作品,可以是课内跨学科教学案例或论文,也可以是课外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探究实践活动的案例或论文。字数1500以上。

五、有关要求

1.参赛作品诚信保证及作品权益约定:参赛者需为参赛作品的原创人,并保证拥有该作品完整的知识产权,责任自负。如若抄袭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并予以通报。

2.各校积极开展课内或课外的探究实践活动,可以个人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探究。其中小组合作探究,由1位指导教师和1~4名学生组成合作团队,完成探究实践的全过程,注意原始材料的收集,包括图片、视频等,其中图片要经过压缩再粘贴到word文档里。

3.参赛作品的文件名要求规范:学校+指导老师+作品名称,如46中胡桂娣探究温度对酒酿发酵的影响需要。

作品电子稿统一格式为:标题三号黑体,正文四号宋体,行间距(段前段后为0,固定值20)。文中插入的图片:清晰度高,图片宽度140毫米,高度100毫米。

4. 为了推动探究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各校要在校内先行开展评比筛选,各工作室协助相应片区积极动员、组织,择优报区教研室参加区级评选活动。学校规模超过30个教学班的学校送交学生作品数不超过40件,30—15个教学班的学校送交学生作品数不超过25件,低于15个教学班的学校不超过15件(模型类和探究实践项目类分别计数)。

学校统一上报作品,报送《包河区第十七届生物科学探究实践大赛参赛作品记录表》、作品报送一份纸质材料和电子稿,用于评审和汇编优秀作品集。

六、评奖及展示

1.参赛作品设一、二、三等奖,颁发获奖证书。获奖作品在当年参加上一级比赛推荐中酌情加分奖励。

2.大赛根据作品数量和质量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遴选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六、作品报送及评审

1.生物模型作品报送截止时间:2024年1月15日。报送《包河区第十七届生物科学探究实践大赛(生物模型)参赛作品记录表》和模型作品报送。《记录表》及作品底座信息电子稿发送到邮箱:605991698@qq.com。

2.其他作品报送截止时间2024年6月10日,请以学校教研组为单位报送作品。报送《包河区第十七届生物科学探究实践大赛参赛作品记录表》和作品纸质稿(用A4纸正反面打印)一份送给包河区教体局教研室(联系人:王贞老师),电子稿发送到邮箱:605991698@qq.com。



包河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包河区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

包河区初中生物学名师工作室联盟

2023年12月9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