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正浓,教学研讨花盛开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课题研究动态 |
——“核心素养导向的生物学可视化教学交流推广活动”纪要
人间四月,春意盎然。4月29日上午,“核心素养导向的生物学可视化教学交流推广活动”在合肥市滨湖寿春中学如火如荼的进行,会议由包河区王贞中学生物名师工作室与肥东县王家传生物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名师工作室成员及包河区各校生物学教师积极参与,此外还有十来位合肥师范学院的实习教师共襄盛举。活动包含省级课题成果汇报、可视化教学展示以及评课三个环节。
首先,由来自四十八中嘉陵江路校区的陈茜老师执教苏教版第二十五章第一节《传染病》。“课前观看微课,完成进阶练习——课中结合疫情情景,及时总结反馈”,陈老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的达成了教学目标。整个课程教学流畅,过渡自然,模拟传染病传播的活动新颖独特,实现了高效课堂。

接下来是展示课《威胁健康的主要疾病》,由合肥实验中学包河花园校区的杜晖老师呈现。杜老师通过自学指导式进行教学,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并主动学习,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方法灵活有效,风格独树一帜,课堂高效充满活力。

然后,四十八中学的杨佳倩老师展示《艾滋病》课程。杨老师通过回顾——学习——反馈——点拨四个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艾滋病的起源、传播和预防。课堂衔接流畅,微课丰富充实,活动设置合理,最后的“情境再现”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整节课推向了高潮,让整堂课在情感升华中完美落幕。

最后,本次可视化教学展示在史燕老师执教的《免疫》课程中圆满结束。史燕老师通过微课使学生了解人体三道防线的组成,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免疫知识,并借助生活实例渗透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整堂课如行云流水般收放自如,课堂活动层层递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第二项,刘鑫老师从“课题研究历程”、“课题研究成果”和“成果推广”三个方面,对省级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生物学可视化教学方法创新》进行汇报,进一步总结、推广省级课题研究成果,推动初中生物学课程改革实践。交流过程中既展示了包河区多年来的优秀教研成果,又展现了生物教师的独特风采。

课后,肥东县王家传生物名师工作室的黄建东老师对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黄老师先抒发了自己参会的感受,然后从教师课前准备——课中安排——课后反馈三个方面对每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参会的各位老师也积极参与评课环节,各抒己见,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包河区生物学科教研员、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王贞老师最后对可视化教学的方式和意义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建议。本次活动在包河区和肥东县生物教师的交流评价中圆满落幕。

此次工作室联合教研活动丰富多样,内容充实,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效能的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充分展现了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既体现了包河生物雄厚的师资力量,又展现了包河教育独特的教育风采,诸位老师满载而归。(王雪玉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