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刊印刷质量标准

(2012-06-09 12:04:03)
标签:

杂谈

分类: 关于印刷

有的出版社为了本部门获得更多的利润, 书刊印刷是对于有些新技术、新工艺至今还没有质量标准.就出版社来说。不顾书刊印装质量,哪家印刷厂印刷工价低就到那家印。也有的出版社的编辑,特别是美术编辑过分为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别具一格,求新求奇,因设备、工艺技术加工不出来,结果事与愿违。还有的出版社提供的纸张质量太差等等。就印刷厂来说,书刊印装质量不高的主要责任者,究其原因:设备新鲜落后是一方面。还有的设备不落后,也干不出好活来,因为操作工人技术素质不高。还有的使用了低价劣质的资料等。除此,还有一个不可忽视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自两级定点书刊印刷企业制度取消后,对书刊印装质量没有了约束,印刷厂放松了对书刊印刷质量标准管理造成的

 

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印刷及相关工业的总体水平。 书刊印刷要真正全面提升我国书刊印刷的印装质量, 书刊印刷质量高低。单靠哪一个部门的努力是不行的而需要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出版部门、印刷企业及相关的印刷设备器材工业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共同努力才干奏效。具体说,政府部门在印刷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对书刊印刷印装质量达到目标,要有明确的要求以及实现目标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当务之急是解决检测中心的相关资质问题,只有这样检测中心才干理直气壮地对全国印刷产品质量进行监管。除此,应充分调动全国印刷规范化技术委员会的积极性,参照国际规范,更多地等同或多效地采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规范制定我国印刷业产品质量的国家规范和行业标准;培养和输送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质量管理人才。

 

 书刊印刷质量标准尤其是一般的书刊和部分中小学课本的印装质量较差, 但就全国书刊印刷质量的总体水平来说还不理想。有些印刷质量之差达到不能容忍的地步。主要表示在

色调失真,①彩色印刷品。阶调丢失,套印不准,接版处颜色深淡不一;

墨色不匀,②单色印刷品。反正面套印不准,文字模糊,透印等;

书背字平移歪斜,③成品尺寸大小。套书书背字上下,护封尺寸大小,骑马订订位等超标或严重超标;八字折、连刀页、死折、残页、多帖、倒帖、缺帖;溢胶、开胶等缺陷。

 

但在古代由于历史的原因,  书刊印刷(bookandperiodprint以书籍、期刊等为主要产品的印刷。国虽然是印刷术发源国。极少有人问津印刷史的研究。进入近代社会后我国学者开始重视印刷史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先后出版的著作如《书林清话》书林余话》中国雕版源流考》唐代刊书考》等,虽然大部分是属于资料性的作为出版史的一部分问世,但终究是迈出了从无到有的一步。揭开了中国学者研究印刷史的序幕。

 

期刊9000多种, 全国每年出版图书20余万种。两项合计印数92亿多册 书刊印刷,总印张577多亿印张,折合用纸136万吨。可谓印刷大国。值得注意的近几年不仅图书、期刊出版总量有所增加,印装质量也有提高,印装周期大大缩短。新闻出版总署印刷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下简称“检测中心”负责全国书报刊印刷质量监督、检测、认定工作。来自检测中心的信息,近几年我国书刊印装质量的总体状况是1.每年检测中心分赴10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局部出版社、新华书店书库。

 

合格率在98%以上;3.每年对全国部分出版社、印刷厂向检测中心送检的一等品、署优质品6万种左右,  书刊印刷厂的装订车间现场抽查。近几年抽查的批合格率都在90%以上;2.2004年对参加全国书展的355家出版社送检的3592种图书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以2004年为例,一等品占送检产品的83.3%占全国出版图书的25%左右;4.近年来 书刊印刷我国参加国际书展的图书,不只品种略有增加,其中有些精品的印装质量可与发达国家的图书印装媲美;5.特别值得提出的近年来我国中华商务(香港)北京华联、雅昌、鹤山雅图仕、上海界龙等印刷企业印装的精品先后获“美国印刷大奖”亚洲印刷大奖”香港印刷大奖”综上所述,充分反映出我国书刊印装的质量确实有进步、有提高。

 

或称单色印刷)包括了许多步骤, 黑色书刊印刷是用黑色方式复制图像或文字的复制方式(与此相对应的只有黑白的印刷方式。或称转换过程,才干发生高质量的黑色复制品。

 

发现这些领域的发展与相关领域甚至整个社会有着密切的关联, 书刊印刷人们对这些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后。为了拓宽与发展这些领域,提出了大科学”大文化”大经济”大工业”大农业”新观念,大大扩展了各自原有的内涵和外延,为这些领域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近期又有同志提出了大出版、大旅游”等新观念。不论是否愿意,这个“观”那个“观”还是不时呈现,而不是有人所想象的那种情况想炒就能炒热,不炒就会冷却。

尤其是高新技术应用于印刷后,  现代印刷技术日新月异。印刷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在不时变化。人们对传统印刷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也势必产生相应的变化,大印刷观”大印刷史观”正是这种背景下形成和产生的这不仅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作为印刷领域的新观念必然会代替传统的旧观念。

 

造成上述书刊印装质量水平不高的因素很多,  书刊印刷质量标准质量不高原因:造成书刊印装质量不高的原因。其中有设备 书刊印刷陈腐。原材料质量差,工人技术水平低等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出版管理部门,出版部门质量管理意识单薄。印刷企业管理水平低,没有把书刊印装质量的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具体说,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没有把书刊印装质量与图书内容、编校质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印刷规范化工作滞后,现行的印刷规范有的落后于国际规范和国外先进标准。 

 

社会在发展, 书刊印刷是对新观念不断涌现是社会发展的肯定趋势: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科学在进步。随同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逐步深化,某些曾被认为正确的理论。现在或许发现尚需修正之,书刊印刷这一切都可能会促使人们观念的转变。由于新观念的发生,旧观念将逐步消失。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观念更换旧观念,也就成为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文化、经济、工业、农业这些代表一定领域的名词,有其一定的内涵与外延。

转自深圳印刷,原文地址:http://www.print-0755.com/article/20120508100353.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