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氧气》(第二课时) 评课小结
湾仔中学
何桂华
作为一名刚工作满一年的新老师,我非常荣幸能够承担香洲区的公开课。经验不足的我,加上第一次面对如此强大的阵容,还是让我异常紧张。无论是课前校内的杜老师、张老师等有经验的前辈指导教学设计还是课后各兄弟学校富有经验的前辈评课,都让我受益匪浅。我明白我的课堂仍然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经过整理,我将按以下四个方面对此次活动的评课进行小结:
第一、知识点把握与讲解缺乏科学性。
这一课时的知识点主要有两部分,认识化合反应和知道氧化反应。从课标上看,这一节课的重点是化合反应,因此,我将对氧化反应采取弱化。但是在弱化的设计中,没能做到位。氧化反应的概念构建是建立在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的框架上,但是,概念的描述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学生没有学习元素,对“氧”这个字的理解会存在着难度。如何让学生明白两者的区别,是这个概念中存在的难点。因此,我采取了举例a与英文字母的包含关系。但是,这个例子不恰当,因为它们两者的关系是:氧气也含氧。因此,这样就存在着科学性的错误。除此,氧化反应在高中会再续学习,因此,可以粗略地带过,并引导学生高中会深入学习。
第二、学生展示方式单一及评价不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节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本节课的学生活动从容量来看,还是足够的,而展示方式可以多样化。本课的讨论展示是通过粉笔字,但学生书写速度慢,耗时长,效率低。因此,可以通过投影导学案、PPT展示等方式,耗时短,效率相对会高。至于学生展示评价,是这一节课最薄弱地方,一方面,缺少了对学生的鼓励和肯定;另一方面,对于把学生的展示缺少进行评价。
第三、弱化多媒体使用。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发展的产物,一方面可以展示图片、视频等,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从而加强学生的感知;另一方面,可以整理学生的展示成果,节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忽略细节。
一节课除了整体的设计外,会存在着许多细节的地方,或是表达,或是板书或是习题的设计等等。这一节课,在表达上出现错误:如氧气燃烧。在课后习题的设计表达上过多关联词,容易混淆。在课后小结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时候,缺少最后的提升小结,或是通过文字,或是通过图表,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针对以上不足的地方,我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自己不足的地方。首先,我以后的教学设计,无论是表达、练习还是板书,都应该多琢磨,多研究,避免科学性的错误,注重细节的设计。对此,我应该一方面多研究相关的教学用书,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我应该多听课、多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接着,对于学生的评价方面的提高,我以后应该多观摩,多阅读有关课改这一方面的书籍和课堂的教学,向专家、前辈多指教。最后,对于多媒体的使用,我应该好好地加强多媒体的技术,在之后的课堂上,争取多使用多媒体,把它的优点发挥出来。
总的来说,一节公开课确实让一个新老师受益匪浅,在之后,我也应该积极地承担各类课堂,力求从各方面得到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