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音乐课堂组织教学---张丹推荐

(2013-08-01 22:36:15)
标签:

杂谈

分类: 音乐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组织教学

   

 

 

    课堂组织教学就是一门艺术,教室就像一个舞台,教师和学生就像是演员,演员能不能演好戏就看你和孩子怎么演了。根据生理学和心理学原理,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能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高度重视音乐课的组织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精力集中,以便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充分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好胜欲望,不断变换组织教学的评价方式,让课堂保留新鲜感,才会让他们有足够的兴趣坚持40分钟,在我的教学实践中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有效地组织教学:

    一、重视音乐课堂常规要求是搞好组织教学的前提

    ①表情语言鼓励!一个赞美的微笑、惊喜的眼神,足以激荡起学生心海中愉悦的涟漪,给他们一个充满爱意的目光,让学生收获一脸的灿烂。

    ②肢体语言鼓励!夸张的伸手,风趣地竖起大拇指,摸一摸学生的头,或轻拍一下学生的肩膀,仅一个小小的动作,就如一丝春风轻拂学生的心田,其心里的畏缩也早已烟消云散了,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环境。

    ③奖品鼓励评价!  将表扬物质化和精神化相统一,在分组的区域里用不同形状的小奖品(如五角星、小红花、红苹果),及时鼓励积极学习的学生,并且不断变换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在低段教学中效果非常显著。

    ④音乐的约定!在上课之前我会利用音乐学科的特点,进行一些音准和节奏上面的练习。比如上课之前我会用音乐旋律来进行师生之前的问好,“同学们好!你好你好老师你好”“小朋友们快坐好,老师我们坐好了”这样一来会让孩子们很快的融入课堂。之后再进行些节奏训练,“x  x  xx  x , xx xx  xx  x”这样也更好的体现出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同时也增加了孩子们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讲究有效的课堂导入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大多数是无意识的兴趣学习。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是生性好动,无视课堂纪律,如果把他们一下子领进课堂里面,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记得我上过四年级的一堂课《茉莉花》,这首歌其实学生们早就会唱了,难免提不起兴趣。于是我把民乐古筝加在了导入里面,用古筝旋律来作为导入,优雅的民族风格一下子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也更有利学生的情感渗透。可见,激发学习兴趣,讲究课堂导入也是上好课的重要因素,也是搞好组织教学的重要措施。

    三、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学生上好音乐课的动力

    前面我谈到自己运用的几个方法得到了有效的回应。小学生的思想单纯,情绪反应直接,喜怒哀乐容易表现在脸上,我喜欢我的学生,更希望他们能在我的音乐课堂上与我一同感受音乐的快乐和情趣。教学实践中,在重视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同时,我更重视对学生心理方面的评价,不同方式的鼓励和评价,会引起学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例如:课堂上对学生的歌唱评点技巧的同时,不断地鼓励他,诸如,用这样的语言:“这一句唱得真不错!”,“再好一点!”“哇!你们好厉害哟!这么难的旋律你们都能模唱出来?真棒!”在我的大胆鼓励下,学生就会更加自信、更加大胆地演唱或演奏,即使有一点不和谐的声音掺杂在里面,我也不会大声疾呼,而是语气轻柔地进行指点,并说:“慢慢来,再试试看!” 少一些粗暴地打击和训骂,积极帮助学生寻找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让学生不掩饰缺点。这样,学生便会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表现出对音乐体验的自然流露,对音乐学习也随即变被动为主动;从“怕出错”到“敢出错”再到“改正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如果我的演唱或演奏出了问题,影响了学生的欣赏和表演,我也会很真诚的表示歉意:“不好意思,刚才老师没有弹奏好,再来一次。”主动的道歉,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了身份的鸿沟,地位平等了,关系和谐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就没有了,课堂气氛随即变得轻松、愉快!在音乐课堂中,我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如果在课上用严厉的语言批评学生,无论批评的是一个,还是群体,他们会立刻让课堂气氛显得紧张和沉闷,大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积极性,演唱效果也会大打折扣,那么遇到学生东倒西歪或者趴在桌子上时我就说:或者说:“唱歌时,坐像一口钟,站像一棵松,才能把歌唱好,从你们的姿势上我就会知道谁唱的最棒,让我仔细看看”;相反,当某个或几个学生表现不错时,我及时表扬说:“他们唱得很好,大家鼓掌”,这时课堂顿时变得热烈起来,学生们个个都想唱好,想再次迎来同学们的掌声。这样,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进步的氛围就形成了。

    四、有效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上好音乐课的保证

    小学的教材虽然简单,但是依旧要在简单的教材基础上认真钻研,实现有效备课,大的方面我认为要重视两个环节,即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确定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方法。

    ①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节音乐课的风向标!因此,我在设计教案时,在分析教学内容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关注学生的音乐情感,对教材的处理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学会或获得什么,也就是必须先弄清楚目标问题。

    ②围绕目标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

要能体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凸现学生的主体学习活动,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应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这种服务包括在起始阶段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启动和组织起来。如:每节音乐课我都通过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创设良好的音乐情境或提出幽默有趣的问题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和参与音乐的兴趣,让他们喜欢音乐课,愿意参与和体验音乐,通过评价调控课堂气氛,使音乐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我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和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

    刚入小学的学生,从认为音乐就是***的简单思维引入到了正规系统的学习中去,由感性认识慢慢上升为情感体验和理解认识的高度,对各种表现技巧和音乐语言,有了初步的学习和了解,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

    ②学生创造力和表演力的显著提高

    如歌曲《我们学校亚克西》,它是一首深受学生们喜欢的歌曲,歌词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亚克西是新疆好很好的意思,有个同学说:“老师我想把歌词内容改一改,因为我们要夸奖的人太多了,行吗?”听了他真诚而幼稚的话语,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改一改啊,把你们喜欢人或者物都可以写出来唱一唱”于是,课堂气氛活跃了,或三人一组,或五人一组,纷纷当起了小小音乐家,唱的唱、演的演,学生情绪达到了极点。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敢干对已有知识提出质疑和修改,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每朵花都有盛开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只有每朵花都开了,才能有姹紫嫣红的春天!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孩子们体验过成功,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才能享受教育的快乐。在营造低年段轻松愉快有效的音乐课堂氛围的同时,更要注意孩子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及时发现他们的亮点。只有这样,才会将这种成功的喜悦伴随他的成长直到永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