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程音乐教学法》读后感--- 孙 洁

(2012-09-15 19:06:22)
标签:

杂谈

分类: 畅所欲言
                   《新课程音乐教学法》读后感

                 孙 洁

 

  

   上学期末,“罗艳玲中小学音乐工作室”决定赠送每位学员一本与教学有关的新书,由于各种原因,我直到开学时才拿到。尽管工作忙,我还是抽时间把赠书《新课程音乐教学法》阅读了一遍,读后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新课程音乐教学法》这本书针对音乐教师的实际需要,围绕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从课堂教学的备课、说课、上课、评价等方面入手,以问题为中心,从音乐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角度,将音乐新课程理念贯穿在具体教学的策略与典型事例的分析中,为音乐教师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提供指导。

 该书对我启发最大的是《备课篇》中的第14问: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该书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教师必须熟悉和了解教材,深入领会教材的意图。二是反复感受和体验教材,找准上课的切入点。三是灵活运用,处理教材。我觉得“反复感受和体验教材,找准上课的切入点”是目前部分音乐教师较欠缺的,也是我们最应该努力去做的。

在教学当中,教师备课除了使用教材,还有《教师用书》作备课参考。我在珠海民办学校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已五个年头,我感觉我们的音 乐老师太过于依赖《教师用书》。在常态课的教学当中,老师们大多是按《教师用书》里每个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来组织教学过程的,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老师省事,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研究教材,照着《教师用书》讲也可以把一节课上下来。但是这样照本宣科的音乐课上起来就没有了创意,有时甚至不适用。因为《教师用书》里的内容它只是起一个参考的作用、示范性的作用,带有普遍性,而每个地方、每个学校,甚至每个班的学生情况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我们民办学校,很多学生是从较偏僻的内地农村学校转学来的,对于城里学校的音乐课,他们很感兴趣,觉得很新鲜,但是由于音乐基础欠缺,在上音乐课时会觉得无所适从,感觉自己是个局外人,不能融入课堂。如果我们在教学时能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音乐基础、音乐素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结合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找到学生在这一教学内容上最感兴趣、又最能被大部分学生所接受的地方,也就是找到一个师生情感体验的兴奋点作为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以此为主线筛选和组织教学内容,并从这点出发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展开思考、组织教学,就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来,这样的音乐课就会更有特色,对学生也就会更具有吸引力.

《新课程音乐教学法》是一本真正实用、适用的书,正像《新课程音乐教学法》“序言”里所写的一样,是一本“为老师说话、说老师的话、让老师说话”的好书。我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更加认真、细致地阅读和学习。我相信,我一定会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