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25第七次教研活动记录表

附件2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
计算机组教研活动 |
项目负责人 |
洪星星 |
活动时间 |
2022.5.25 |
活动地点 |
机房四 |
活动主题 |
公开课 |
主持人 |
洪星星 |
参加对象 |
计算机组全体教师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活动内容:
1.
2. |
||
活动反思 与意见 |
这次开课使用到了umu信息化手段,近期我们学校也在开展信息化2.0活动,信息化已经成了现在教学非常重要的手段,组内也可以进行深入探讨。 |
||
过程确认 |
|
《PR宣传片头制作》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
Pr致敬抗疫英雄——宣传片头制作 |
|||||
授课 班级 |
高二(5)班 |
授课 教室 |
机房4 |
|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线性擦除特效的参数设置; 会运用轨道遮罩键特效,掌握遮罩合成方式中Alpha遮罩和亮度遮罩的区别。 |
||||
能力目标 |
掌握宣传片头的组成元素和制作流程,能完成片头制作。 |
|||||
素养目标 |
通过抗疫宣传片的制作,培养爱国情怀,提升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核心素养。 |
|||||
|
线性擦除特效和轨道遮罩键特效的使用。 |
|||||
|
轨道遮罩键的熟练运用。 |
|||||
教学方法 |
教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1.自主探究、2.合作探究。 |
|||||
教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与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设计说明 |
|||||||
课前准备 |
1.录制课前预习微课; 2.录制课堂操作微视频; 3.制作上课PPT; 4.在“UMU互动”平台发布课前学习任务和作业。
|
登录UMU平台 1.欣赏优秀片头,思考片头组成元素 2.学习微课视频——轨道遮罩键原理,并尝试自主完成任务 3.填写课前小调查 |
1.通过欣赏优秀片头,让学生对片头有初步的感知和认识。 2.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充分准备,提前进入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知识有一个承接的过程。 |
|||||||
情境引入 (3分钟) |
1.展示抗疫英雄无名之“背”图片,提出制作抗议宣传片发送至抖音,为抗疫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 2.优秀片头欣赏,共同探讨片头组成成分。 |
仔细观察,回答片头组成。 |
选用抗疫这一贴近我们生活的主题,激发学生兴趣,提出抗疫尽我们自己的一份力,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与爱国情怀。 |
|||||||
总任务 (1分钟) |
播放本节课要制作的完整宣传片头。 |
思考并回答片头分几个流程制作。 |
使学生对制作步骤有清晰的了解 |
|||||||
任务一 (5分钟) |
任务一、制作抗疫英雄视频分屏效果 参考步骤: 1. 打开文件:致敬抗疫英雄宣传片头.prproj 2. 仿照任务一完成效果,添加线性擦除特效,并设置参数。 (参考视频“任务一:分屏效果操作解析”)
|
1.根据导学单和助学视频自主探究; 2.小组合作,查缺补漏;
|
选用常见的视频分屏效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
任务二 (14分钟) |
任务二、制作“无名之辈”标题呈现效果 1.按照分组布置学生使用不同的素材制作文字遮罩效果,探究所运用的合成方式。
2. 3.在活动过程中,教师也会注重对学生的指导操作,及时进行知识点拨。 |
1.根据任务单和助学视频自主探究; 2.思考合成方式中Alpha遮罩和亮度遮罩的区别,并填入问卷中。
|
学生运用不同素材进行遮罩设置,发现所用合成方式的不同。教师讲解两种素材的区别,引导学生总结两种遮罩所读取的不同信息,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以达到最佳效果。 |
|||||||
综合练习 (10分钟) |
任务三:开发想象,独立设计 利用调整图层,选取一至若干个视频特效,设计一款转场特效,用到宣传片中。
教师在umu平台中提供几个参考视频。 |
学生自行设置基本转场特效,发挥小组的创意构思。 |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体现任务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
|||||||
第四环节 展示评价 (5分钟) |
作品提交及点评 请同学们将制作好的宣传片 导出视频, 格式:H.264 ,修改名称为自己的姓名,提交到教师机。
完成umu平台——自我测评 |
1. 学生提交作品。 2.教师点评。 3.完成自我测评。
|
1.进一步提高实操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2. 巩固本节课知识点 |
|||||||
作业 总结 (2分钟) |
1.
2. 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素材,继续完善《张家口冬奥会》宣传片, 要求:自己设计1个~3个合适的转场特效,使得整个宣传片更加流畅、专业;设计好的转场特效可以在片中重复使用。制作完成以MP4格式上传umu平台。
|
1.与教师一起总结回顾本节课知识点。 2.完成课后作业 |
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