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 数 学
——小学数学三年级解决问题游戏学习法
江州镇中心小学
黄俏燕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7号大卡片、8号大卡片及7号所有小卡片。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会说我根据——,提出的问题是——。
(2)通过实践活动解决问题,并使学生会表达第一步解决的是——?第二步解决的是——?
(3)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让学生能将算式卡和问题卡正确拼接起来,正确表达:我拼接的问题是—
—,列式是——。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会说我根据——,提出的问题是——。
(2)会明理,第一步解决的是——,第二步解决的是——。
教具:学具卡,空白小纸片,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和平时上课有什么不一样?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你们紧张吗?上课的过程当中老师希望你们能大胆、大声回答问题,可以吗?希望你们能把三(3)班最出色的一面展示出来。我现在就想听我们班最响亮的声音。(口号:请你像我这样做)我们班的同学是最棒的!
师:上新课之前,我先考考大家。(投影出示2个数学信息:学校种有芒果树
棵,九层皮
棵)你能根据这2个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后,师生共同归纳2个信息可以提出一共、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是谁的几倍等问题。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知识进入课堂吧!(板书:玩数学)
二、提出问题,明理汇报。
师:请把7号大卡片、8号大卡片和7号所有的小卡片拿出来,不用的卡片放到抽屉里,看谁做的最好!
师:准备好了吗?请拿出7号大卡片仔细观察购票图,图上他们在干什么?你获得什么数学信息?和同桌轻轻说一说。
师:说完了吗?谁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呢?先仔细想一想,等一下我们分成2个大组进行提问题比赛吧。看看哪一组今天回答得最积极、最响亮。谁最会动脑子!
师:谁愿意来说一说?开始吧。
生:根据成人40元,学生30元,买2张票后,售货员找回40元,提出的问题是:小兰付给售货员多少钱?
师:怎样列式?
生:2×30=60(元)60+40=100(元)
师:第一步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第二步呢?
生:……
师生一起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计算明理。学生说得好的鼓励,错的集体纠正。
师:只要我们肯动脑筋,你就会发现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点评2组同学表现)
师:你们还敢比下去吗?(有胆量!)
三、制作小卡片。
师:你们知道这些卡片是谁发明的吗?是李志军老师发明的,他是一个小学特级教师,中学高级老师,他上课十八年从不留家庭作业,但考试时他的学生照样顶呱呱,厉害吧?我也很希望你们也能成为顶呱呱的学生,你们有信心吗?有志气!
师:请拿出8号大卡片“玩数学”图A,我们就来仿照李老师制作问题卡片或算式卡片吧!如果哪位同学的问题卡正好和李老师的一样,老师就把“幸运之星”送给他,如果和李老师的不一样也没关系,老师就送你“聪明之果”,看看谁能最快把老师的幸运之星、聪明之果收入囊中。
师生共同评析,展示,发奖。
师:还想玩吗?我们再进行最后一个环节吧。
四、玩游戏卡片、拼接。
4人一小组玩游戏,请小组长拿出7号大卡片和7号小卡片,其余同学的收起来。出示游戏规则。我们的游戏规则里输了干什么?现在我有另外一个决定你们想知道吗?输的不用表演节目,但是第一个赢的有奖品。开始吧。
五、总结。
现在我有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觉得学数学难不难?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师生总结出:勤于思考问题,善于中介方法,要会举一反三)做到这几点你就是小小数学家。
六、课后作业。
根据今天这节课,写一篇数学日记。
教学反思
江州镇中心小学
黄俏燕
小学生平时上课更加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所以我这节课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生活体验和数学的趣味性而设计的。
我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有六个环节,下面主要说一说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第一环节先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我特意去数了学校的树木。课的伊始,我先根据实际情况出2个简单的数学信息:江州镇中心小学种了18棵扁桃树,15棵九层皮。接着,让学生根据这两个简单的数学信息提出几个不同的问题,学生兴致高涨,一会就能提出问题了。然后告诉学生: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处处有学问。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提问题的方法,带着方法自然而然进入课堂。
第二环节是:提出问题,明理汇报。这个环节,我的主要目的是第一个学生提出一共是多少的问题之后,另外的学生能不能举一反三提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谁是谁的几倍的问题。学生在这方面也是表现的比较好的,学生的思维也很活跃。
第三环节,在制作游戏问题卡中,学生很积极,学习主动性很高,当“幸运之星、聪明之果”贴在学生额头时,学生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回座位,像一个凯旋归来的勇士,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第四环节是玩游戏。在4人小组玩游戏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平时在这个环节中哪位学生输了,就由他表演节目,在这里我做了一点点的改变,输的同学不用表演节目,第一个胜出的同学却可以得到一枚“幸运之星”,这样小小的改变,游戏的氛围、效果都非常好,学生玩得开心、尽兴,有些学生走出多媒体时还特意跑到我面前来对我说:“老师我们组玩了两遍!”,还有一个学困生跑来对我说:“老师,这次我赢了!”看见学生能有这样的表现,我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觉得一切努力、辛苦都没有白费。
但是一节课下来还是有很多遗憾。
1、在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环节当中,我没有照顾到学困生,全部都是找举手的会的学生发言。假如下次上这个环节,我一定要记住要提问不会说或者说错的学生,请个别的学生或者是集体探讨纠正。这样效果肯定会更好。
2、学生制作小卡片当中,我也是让会的学生展示作品。因为停电,学生作品没法展示。我帮学生读出作品的内容,我应该让学生自己读出来才是。下次我得多多关注学生汇报环节,让学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玩游戏环节当中,我完全“放”学生出去玩了,这点是很好的,但我又忘记“收”了。如果先让小组汇报:你们小组碰到了哪些问题?你们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之后再做课后总结效果应该就更好。
总之,这节课中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表达的能力,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同时,在“完美”的背后还有许多“不完美”,在“成功”的背后还有很多“不成功”。真的很感谢我亲爱的同行们,能对我的课进行评课指正,让我及时发现我的不足和缺憾,让我下次的课能离“完美”更近一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