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镜头的运动形式》教学设计方案--王君君
(2023-06-16 13:22:40)《镜头的运动形式》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
镜头的运动形式 |
|||||
授课 班级 |
21数字影像班 |
班级 人数 |
54人 |
|
|
|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掌握推、拉镜头的概念以及拍摄方法,了解运动镜头对于影像的意义,学会拍摄运动镜头的方法。 |
||||
技能目标 |
通过合作探究、练习的方法,探究运动镜头的使用,运用运动镜头拍摄技巧、结合运动镜头作用完成视频摄制,提高动手协作能力。 |
|||||
情感目标 |
通过学习运动镜头的概念及作用,完善创作整体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小组合作能力。举一反三,完成创意摄制作品。 |
|||||
|
掌握推、拉镜头运动的概念及拍摄方法。 |
|||||
|
摄制推摄、拉摄,根据影像内容、运动镜头的作用设计相应运动镜头,形成个性化风格,完善整体。 |
|||||
教学方法 |
教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1.自主探究、2.合作探究。 |
教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与教学内容 |
学生活动 |
设计说明 |
课前准备 |
1.录制课前预习微课; 2.录制课堂操作微视频; 3.制作上课PPT; 4.提前发布课前学习准备任务。 5.对学生发布的作业进行互评交流。 |
1、通过微视频学习使用“推、拉”运动镜头概念,摄制推、拉运动镜头,运用镜头运动表达镜头内前进式蒙太奇视频效果。 2、课前搜索一段关于镜头运动的视频且搜索适合做配乐的歌曲保存并进行交流互评。 |
1.录制微课视频,帮助学生预习本课的知识点。 2.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充分准备,提前进入学习氛围,使学生的知识有一个承接的过程。 3.调动学生积极运用网络学习,参与“课前准备“模拟拍摄,使教学更具信息化,学生兴趣高积极性更强。 |
情境引入 (3分钟) |
1.展示故事片段《远处有座山 2.提问:前进式蒙太奇句型:景别由大到小,比如: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由远及近到细节部分。如果用一个镜头就达到这个效果,可以怎么设置镜头的运动呢? 3引出主题:镜头内的蒙太奇运动可用推镜头拍摄方法,推镜头的定义。镜头推向被摄体或调焦。 4.将学生成分为4人一小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
1.观看影片视频 2.讨论问题 3.回答问题 |
1.播放学生作品,引起学生共鸣,提升课堂氛围; 2.播放效果视频,学生分析对比,引出教学目标。 |
任务一 (5分钟) |
任务一:推镜头 1.课前录制微课视频,指导学生操作。 2.播放学生作品,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师评,提问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整个拍摄过程为几个阶段?。 3.播放影视片段《泰坦尼克号》,引出任务2,思考推镜头对功能表现是什么?影视作品画面是否适用?功能是什么? 提升学生素养。 |
1.根据任务单和助学视频自主探究; 2.小组合作,查缺补漏; |
1.选用经典高品质影视作品,提升审美能力,尽可能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课堂上; 2.学生自评,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问题所在。 |
任务二 (10分钟) |
任务二:拉镜头
1.
2. 3. |
1.根据任务单和助学视频自主探究; 2.小组合作,探讨发现; |
对学生制作的推、拉镜头进行及时引导,摄制方法点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
综合练习 (10分钟) |
任务三:小组合作创拍 教师提供形式多样的素材,让学生自行选择拍摄or制作。 学生小组讨论,发挥创意,用最合适的摄制方式制作最为匹配的镜头运动形式。 (完善:添加音频/关键帧(推拉)/时长节奏) |
学生自主选择素材及镜头运动方式,发挥小组的创意构思。 |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体现任务的开放性和多元化。 |
第四环节 展示评价 (10展示分钟) |
1.教师端展示优秀课前预习试做作业。 2.本节课小组推选一作品(pc端举手),让全体学生观看后根据统一的作品评价标准(基础要求、技术要求和整体效果、创意构思),在线互评出优秀作品。 2.对各组作品进行总评打分。 3.得分最高的前两组作品展示,分享说明摄制理念、摄制要点。 |
1. 学生进行组评。 2.教师点评。 3.得分最高的前两组视频展示作品,说明摄制理念、摄制方法。 |
1.让学生加深了解本节课的摄制情况。 2.进一步提高实操能力及审美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3.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知识点掌握程度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
作业 总结 (2分钟) |
1、《好家伙》鉴赏分析配字模拟拍摄、视频鉴赏注析umu上传。 2、拍摄校园的绿植,运用镜头的运动形式来诠释 运动方式与表达功能和谐 音视频节奏感 上传平台 |
|
课堂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岗位竞争力。 |
板书设计 |
镜头的运动形式——推、拉 推、拉 画面特征、功能、拍摄方法 三阶段:起幅、运动、落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