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笔淡彩》教学设计--施伟娟
(2023-06-16 13:08:08)第2课《铅笔淡彩》
平阳二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铅笔淡彩画的特点,学习铅笔淡彩画的基本技法。
2.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探究等活动,初步掌握铅笔淡彩画用色用水方法。
3.感悟铅笔淡彩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铅笔淡彩的特点及技法。
难点:铅笔淡彩画用色用水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教具:水彩画工具、范画、课件等。
2.学具:水彩画工具、水彩纸、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预计用时2分钟)
教师活动:课件出示素描、铅笔淡彩、水彩作品各一幅,提问:你觉得哪幅是铅笔淡彩作品?为什么?
学生活动:根据提问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铅笔淡彩其实也是水彩画的一种,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可以帮助我们初学者从素描造型向色彩造型过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奇的铅笔淡彩画。”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不同的画种,寻找铅笔淡彩画作品,开门见山直接进入铅笔淡彩画课题。
(二)初步探究(预计用时5分钟)
1.
教师活动:“请大家观察素描、铅笔淡彩
、水彩作品,分析它们在用笔用色、画面效果等方面的不同,完成学习任务单1。”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填写任务单。
教师小结:铅笔淡彩是在铅笔塑造形体结构与大体明暗关系的基础上,用薄而透明的水彩去表现物象基本色调的一种表现方法。铅笔淡彩以素描为主, 线条简练、形体明确、中间灰层次少;以色彩为辅,轻松、明快、湿润、淡雅,具有一种清新、透明之感。
2.铅笔淡彩作品欣赏。
教师活动:“请大家观察2组铅笔淡彩作品,思考:除了可以用铅笔表现素描稿,还能用什么工具表现?‚铅笔淡彩除了可以进行绘画作品创作、练习,还可以在哪些方面应用?”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除了铅笔,还可以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工具代替铅笔,铅笔淡彩画在动画制作、建筑设计、服装设计、旅行笔记、植物图鉴等很多方面都有应用。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观察、对比、讨论,让学生明白铅笔淡彩以素描稿为主、色彩薄而透明的特点,了解铅笔淡彩使用的工具和应用的领域。
(三)深入探究(预计用时10分钟)
1.色彩小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分工合作尝试练习,体验水彩的性能,感知罩色的效果,完成学习任务单2。
单色加水练习。(水多色淡,水少色浓)
‚不同色趁湿叠加。(易变脏,不宜混入较多颜色)
ƒ干后叠加不同色。(颜色透明变化丰富,有时会有水晕)
„用不同的笔排线(也可以教师准备打印线稿发给学生),然后罩色。(色彩太厚太深会盖住线稿,需加水调淡,不同笔排线后罩色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教师活动:小结:调色尽量不超过3种;‚由浅入深,干后或半干时罩色,会产生透明又丰富的色彩变化;ƒ不同的笔画的素描稿罩色后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相应的任务,让学生体验感知水彩的性能,并在线稿基础上罩色,为后面铅笔淡彩的创作打下基础。
2.铅笔淡彩画步骤。
教师示范: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根据学生需要有选择地进行示范,表现生活中常见的事物。
构图定轮廓,线条简洁肯定,不用或少用橡皮。
‚铺大体明暗,暗部线条不应过紧过密,为色彩表现留有余地。
ƒ
„调整完成,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全部完成后,还可以用铅笔稍提一下外轮廓和明暗转折处。
学生活动:观看教师示范,直观感受作画过程。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教师示范,让学生直观感受铅笔淡彩的作画步骤,清楚明白每个步骤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同龄人的作品,“同学们,最后这几幅作品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回答。
教师小结:铅笔稿只需表现大致明暗关系,线条排列不宜过密过多过细,应该给色彩表现物象留有余地;色彩要淡、透,避免太厚盖住了铅笔线条,还要避免色彩太多出现脏乱。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同龄人的作品,分析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激发学生大胆用铅笔淡彩作画,并清楚明白易错的原因,避免走弯路。
(四)实践体检(预计用时28分钟)
学生活动:铅笔淡彩绘画练习(二选一)
写生或临摹一幅铅笔淡彩画,可以表现身边的静物,如文具、绿植、水果、牛奶等。‚分组分主题进行铅笔淡彩静物写生。
教师活动:巡视辅导,帮助有需要的同学。
【设计意图】 选择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既方便又容易表现,还能增加对身边事物的喜爱之情,学生乐于表现,便于达成教学目标。
(五)作业展评 (预计用时3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的作业(可以拍照手机同屏形式)。
学生活动:欣赏自己的和同学们的作品,进行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 学生讨论交流,指出优缺点,相互提高,也可以提出遇到的困惑和成功的心得,教师肯定造型准确,色彩生动的作品,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予以鼓励。
(六)拓展延伸 (预计用时2分钟)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用铅笔淡彩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身边的景物的作品。同学们,铅笔淡彩工具简单、携带方便,希望大家在课余也能以此方式进行记录,感受更多绘画创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