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猫的判定与愈后养护》评课稿---杜继造
(2022-05-18 09:04:05)《病猫的判定与愈后养护》评课稿
纵观刘凯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较高,课堂上有一定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这也充分体现刘老师教学基本功娴熟,教学效果良好。接下来我谈谈对本节课的看法:
1.引入自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新课伊始,刘老师利用一段视频和一篇养猫日记,学生通过简单阅读,就能轻松找出猫“小白”生病的症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病猫的判定与愈后养护。
2.过程流畅,学生活动扎实有效
本节课的知识点刘老师主要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讲授,首先是2个记录表格,猫行为记录表和猫身体情况记录表,学生根据自己养宠物的经验,填写表格并互相讨论得出结论,接着刘老师分别详细分析了各种不同行为的具体表现和身体不同部位可能出现的哪些变化,而这些都是我们作为判断猫是否生病的重要症状。同时,这2个表格清晰有序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重点。
在理解了本课的重点之后,学生期待能够进一步解决日常遇到的宠物问题,如何进行愈后养护?同样也是采用表格的形式,但是与上述知识点有所不同,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他们无法说出详细有效的方案,因此,刘老师以选择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具体实施找出对应的养护方法,简单有效,迅速帮学生建立起知识架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3.巩固提高,注重学生生活实际
贴近生活学习宠物专业相关知识,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课后作业“假如猫发生意外,如骨折、烧伤等,应如何进行护理?”的设置,让学生深刻体会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用专业眼光看问题,用专业头脑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几点建议
作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偏多,中职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是否考虑去掉愈后养护,只选取病猫的判定作为本堂课的主题;猫的行为表现以及猫身体情况两个记录表,应多补充行为和部位,具体表现和情况由学生完成,也可适当增加图片供学生参考,更加直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