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幼儿舞蹈展示课--动作与节奏的变化
(2015-12-30 14:58:26)集体备课:幼儿舞蹈展示课
——动作与节奏的变化
一、导入:舞蹈教学对于乐感的要求尤其重视,其实,“乐感”的培养,归根到底是一个艺术素质的培养问题。幼儿园舞蹈艺术的教学突出音乐的节奏性、儿童的趣味性、动物的模仿性等,在动律与节奏中由单一到复杂、逐步变化,丰富多彩。
二、提问与思考:
(1)幼儿园舞蹈艺术的教学突出哪些方面?
(2)在动律和节奏中又有什么不同?
首先要把“节奏感”的认识教给学生,使他们懂得音乐节奏与舞蹈节奏该怎样配合。舞蹈和音乐一样,也被叫做“时间的艺术”。诚然,舞蹈老师们都在大声数着拍子,特别是在设计动作时,在训练过程中都需要这样做。出于权宜之计,必须以它来说明舞蹈和音乐这两种相互合作的艺术语言的结构,在时间方面使它们互相协调,达到和谐一致的融洽关系。
其次,再如“控制”,这是课堂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腿部和上身的控制,使腿静止在空中,形成各种舞姿并充分表现出美感,另外,动作的特点是要加强腿部和上身的控制能力,因此伴奏音乐要有起伏、有动力,这样会促使舞姿更优美、更抒情、更富有表现力,更可以延伸动作的控制力量和时间,以最佳的水平把动作圆满完成。
三、教学目的:通过一系列的幼儿舞蹈33个小组合的表演,将学生对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舞蹈训练进行很好的展现。
四、教学教具:笔记本电脑、音响、教案
五、教学与展示过程: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5、
(1)
(2)
(3)
(4)
(5)
(6)
(7)
(8)
(9)
6、幼儿舞蹈大班组合展示
(1)勾绷脚
(2)吸伸腿和压胯
(3)腰的动作
(4)压后腿
(5)蹲和跳
(6)朋友舞
(7)娃娃舞
(8)跑跳步
(9)小雨滴
(10)手位
(11)花摇篮(胸腰练习)
(12)前踢腿
(13)小袋鼠(跳跃训练)
六、课后小结:
可见,在幼儿舞蹈训练与教学中,音乐的节奏性与动作的配合相得益彰,在训练中对动作的提示、身体的位置、情绪的变化都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音乐的强、弱、高、低,旋律的起伏都会在儿童的内心产生不同的形象思维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