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的“四大丛林”

(2021-04-18 21:22:10)
标签:

佛教寺院

上海

四大丛林

朝圣

分类: 佛学知识

[转载]上海的“四大丛林” https://www.meipian.cn/3ec9eois  作者:咖啡豆

  “丛林” 是什么?树林呗!可为什么把寺庙称为丛林?查了一大通,才略有所知。原来“丛林”的梵语是“贫婆那”,许多的僧人共住一处,“草木不乱生乱长”,其中有规矩法度。僧人住在一起,就好像树木的“丛”集为“林”,亦都遵规守矩。“丛林”指的是大寺院(禅宗寺院),僧人聚居之处。

        上海的寺庙不少,最有名气的要数龙华寺,静安寺,玉佛寺,法藏讲寺,被尊为上海的“四大丛林”。


龙华寺         

        龙华寺也许是其中历史最久的一座,始建于三国孙权的赤乌年间,更有传说是西域国丞相的儿子不恋富贵,看破红尘,出家当了和尚,据说他曾在龙华寺附近传授从印度人那里学来的制糖方法,造福当地百姓。又有记载它建于宋代,后来湮没在时间的尘埃里。

        1953年,上海佛教协会重修殿宇,复制了佛像,新建了藏经楼,形成如今的规模。

        寺庙建筑的格局大同小异,山门,大殿,大雄宝殿等等,大殿两边建有观音堂,罗汉堂。

        老妈住的养老院离龙华寺不远,可我从来没去过,总是匆匆探望一下老母又急急回家柴米油盐。这次友人送上龙华寺月饼券二盒,虽不怎么喜欢吃,放弃还是舍不得的,于是拐进了这所大庙。


山门


门口朝里望


下着小雨,仍烟雾缭绕,香火正旺。


两侧偏殿

卖着供奉用的什么东西

墙上的雕砖很漂亮

旁边的建筑里不少老太太都在忙锡箔一类东西。


  龙华寺最漂亮的建筑是龙华塔,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吴国,曾有“舍利宝塔”和“报恩塔”,传说是孙权为报母恩而建。到唐代,塔毁于兵燹。

       到宋朝,吴越王钱俶重建,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塔的底层毁于大火,龙华寺画僧竹禅捐画资修复了宝塔。

       1926年夏天的一日上午10时许,雷电交空,雷击中龙华塔,毁塔第4层北角及第3、第4层护栏。

       1937年8月18日、9月11日和9月19日,日本鬼子派飞机轰炸龙华镇,龙华寺也多处中弹,到处残垣颓壁。

      195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拨款大修龙华塔,拆除民国时期建造的不符原塔风格的部分建筑,以及明代改装的石梯,恢复木梯。施工中,在檐角上发现宋式砖和建筑构件,塔下又发现宋代瓦当,证实了宋代曾重建该塔。

      1966年8月25日,在那场“史无前列”的革命中,一些人打着“破四旧”的旗号,用绳索套住龙华塔,欲将塔拉倒,进而企图用汽油焚烧,居民竭力反对而未逞。

       1979年,1982年,1984年,国家多次拨款对龙华塔进行全面修复。

        1990年12月,龙华塔立面照明安装工程完工。

        1999年,由市文管会和龙华寺投资90多万元,对塔进行整修和粉刷,并按装了照明。

        2006年5月25日,龙华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至所以宝贵,原因就是经历了天灾人祸风雨侵蚀的种种磨难后而仍能存在,龙华塔确难能可贵。



山门前的龙华塔


大殿前看山门和广场上的塔

        高耸玲珑的龙华塔和雄伟豪华的龙华寺山门相互映辉。

  中国人信佛的不少,据说大年初一到龙华寺烧头一柱香或撞响第一声钟,得花五位数以上的人民币。国人的信仰很实惠:我给了你香火,你得保佑我发财,健康或……。


静安寺

        静安寺始建也是三国孙权赤乌年间,据记载比龙华寺晚几年,原寺址在吴淞江(现在的苏州河)北岸,名为“沪渎重玄寺”。唐代更名为“永泰禅院”,北宋改为“静安寺”。南宋时,因原来的寺址靠近河岸,房基有倒塌的危险,于是由当时的住持仲依把寺院迁到芦浦沸井浜旁,就是现在寺院所在地。以后,规模逐渐扩大,到元代蔚成“巨刹”。据百度介绍,寺内曾有八处名胜:三国时立的“赤乌碑”,南北朝时种的“陈朝桧”,神僧流传下来的“虾子潭”,南宋时仲依住持建的“讲经台”,沸井浜中的“涌泉”,诗僧寿宁筑的方丈室“绿云洞”,渡吴淞江的古渡口“芦子渡”,东晋遗存的防海盗的“沪渎垒”。

        看了上面这些古迹介绍,我懵了。

我在静安区生活了十多年,静安寺门口走过无数遍,从来没听说过。于是,就去静安寺看个究竟。

        门票50元

静安寺山门

        山门与天王殿一体,上下两层。黄色琉璃瓦屋顶,中间汉白玉围栏,粗大的柚木作柱子。庄严,豪华。

山门背面的天王殿没开放,屋脊上金色大字:“风调雨顺”。

  落地木格子门,上刻大象驮着万年青,可惜锁着。

钟楼

        钟楼里悬着重7吨多重的和平钟,钟楼下层是静安八景之一——涌泉。

        红色的小屋可扫码请香。

  “大兴涌泉”

        涌泉人称“天下第六泉”,早已被废弃而埋入地下,据回忆,地点可能在南京西路马路中间。为了恢复这一景观,在旁边新打一口150多米深的井,与观赏井相通。


鼓楼

        鼓楼和钟楼对称,大鼓直径3.36米,由整块牛皮制成。鼓楼的下层是地铁出口。



南面是鼓楼

西面是地铁口

        地铁2号线,7号线都在这里进出。看看,配合得天衣无缝哦!

大殿前的广场

左右两侧供奉着菩萨,中间大鼎,旁边有焚供品的方炉子。

大宝鼎


  大宝鼎是白铜铸造的,15.5吨,安放在万年青石雕刻的基座上, 背景是山门和天王殿。


大殿

大殿台阶中央上下二块大石雕

大殿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

用15吨纯银铸成


大殿的下层是能容上千人的讲经堂,因为没开讲,所以讲经堂也关闭着。此图为讲经堂边上的走廊。

大殿旁东厢房的观音殿,供奉着6米多高的观音菩萨,它是用一根千年的香樟独木雕琢而成的,观音拿着宝瓶将幸福洒向人间,栩栩如生。

香樟原木


  西厢房是牟尼殿,供奉着高3.87米重11吨,用整块缅甸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座像。

两侧的建筑内供奉着许多牌位,每张约扑克牌那么大,层层排列在四周的墙上。

大殿广场上左右两棵树,我以为是八景中的“陈朝桧”,看看树龄又不象。

  静安寺最出跳的我觉得就是静安宝塔,方形,七层。塔顶是印度式样的金刚宝座塔,中间一个高而大,四角四个略小,青铜浇铸,表面贴金。虽然富丽堂皇,总觉得有点头重脚轻。

在寺内只能看到冒出大殿的顶。

我在寺里兜了几个圈子,除了大兴涌泉,八景一景没找到,问穿着红衣服的志愿者,都说不知道,他们建议我到讲堂问师傅。结果询问下来,那是历史上曾经有过,而且并不同时存在过,早已灰飞烟灭。现在是“一景弗景”。


玉佛寺

        玉佛寺在上海是大名鼎鼎,不是因为它的古老,而是它供奉着珍贵的玉佛。

庙门


  因为马路太窄,无法正面拍摄,只能退到安源路边上斜着拍。

  清朝光绪八年(1882年),普陀山的法师到五台山,峨眉山,西藏和印度朝拜。礼佛后经过缅甸,当地华侨赞助开山取玉,雕成五尊玉佛,请回普陀山。路经上海时,留下坐佛,卧佛各一尊,即在江湾镇造庙供奉。

        光绪二十六(1900年),在吴淞江湾车站旁建了最早的玉佛寺。辛亥革命后,寺毁于兵火,仅玉佛幸存,只能供奉在盛宣怀的别墅里。

        1918年,佛寺又毁于兵火,于是选择现在的地址重建,新寺名为“玉佛禅寺”,一直至今。

        “文化大革命中”,上海市委,有关单位,广大群众和寺内僧人相互配合,封掉寺院,停止一切佛教活动,使整个寺院建筑,经卷,法器法物安然无恙,两座玉佛也完好无损。

        1976年10月以后,落实宗教政策,玉佛寺一步步重新恢复开放。

        玉佛寺没有静安寺的富丽豪华,金灿灿闪亮亮。建筑是仿宋朝殿宇的风格,布局严谨,庄严低调,主色调是黑色和柚木色。

大雄宝殿

        2014年起,玉佛寺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因原先砖木结构的寺庙已远超安全使用的年限,寺院大部分区域全部拆除,将原先的“家宅式”寺庙升级为“传统江南寺院”格局。

       大雄宝殿未拆,为整个寺院的布局,大殿向北移动30.66米,然后向上顶升1.05米。

       大雄宝殿内供着三尊佛像,中间是佛祖释迦牟尼,两侧是阿弥陀佛和药师佛。

       周围都是虔诚的礼拜者,只有我是旁观者,我都没敢拿手机拍大佛,也不让拍

大雄宝殿侧面

天王殿和左右钟鼓楼

传统江南寺院格局

         除了寺庙的基本格局,寺院建筑呈江南庭院式。

小院中的休息地

修剪整齐的松树和精緻的走廊亭台


这是什么?祈福用的吗?

  由于寺庙外的居民住宅楼“玉佛城二期”工程正在进行,寺庙自身建筑尚未完成,许多佛像还临时供奉在简陋的屋中,连玉佛也挤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被卖佛用品的小商店淹没。不过这是暂时的现象,不久将会有更漂亮的建筑内请进这些众人敬仰的菩萨。

玉佛殿

观音殿

  玉佛寺里的文物遗存不少,有许多经书,有北魏时的青铜佛像,北朝时药师佛像,明代枣木观音像,清代木雕灵驾山……。由于寺庙建筑尚未完工,一时也不知在哪供奉,没能一睹风来。下次再来吧,20元门票不贵。


法藏讲寺

        位于上海吉安路济南路口的法藏讲寺,虽位立上海“四大丛林”之一,却始终低调,我在不远处的黄陂南路生活了几十年,竞不知它的存在。

        1918年,浙江天台山的兴慈法师应哈同夫妇的邀请到上海开讲佛教教义,后留在上海弘扬佛法。1924年,佛教徒发起赞助,买了吉安路5亩多地建寺,1929年建成。这是20世纪上海建立的唯一弘扬天台宗的佛教道场。天台宗又称法华宗,是佛教八大宗派之一,是最成熟的佛教本土化的教宗。


       吉安路271号,讲堂隐匿于居民群中,它的门楣,窗棂都带有西方建筑的元素,不是抢眼的黄色院墙,走过了也不知道。

       讲寺规模不小,除了寺院都有的大殿和佛像,它有能容纳5~600人的大讲堂。

大雄宝殿

       这是一座仿古的新式寺院建筑,大雄宝殿西式的建筑风格,在寺院中独树一帜。

  佛教大殿与亭台楼阁溶为一体,让人感觉不仅是在庄严肃穆的庙堂,也在轻松优雅的教室。

二楼走廊

讲寺左边的建筑

如其他寺庙一样,左右两边都供奉着佛像。

讲寺右边的建筑

木鱼和磬

走廊和楼梯的柱子上都有小狮子


修葺寺院捐款人功德碑

用玻璃护着的汉白玉石雕

  法藏讲寺规模没龙华寺大,但清静不少。香花券5元。

  上海四大佛寺已粗粗一略,由于我是个无神论者,也不懂佛,但我尊重佛教,它的教义能让人修身养心,做一个高尚的人。我看不上点了一支香,想让菩萨保他永远的人,也鄙视那些披着佛教外衣填自已皮囊的假和尚。但愿佛教回归它的本初,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