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溪公园赑屃(bx)亭碑文

标签:
原创生态纪实漕溪公园赑屃 |
分类: 上海风景 |

上海漕溪公园有一“赑屃(bì xì)亭”,亭内有形似龟之赑屃(bì xì)驮石碑,碑文如下:
“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一曰赑屃(bì xì) [1],形似龟,好负重,今石牌下龟趺(gu f) [2]是也;二曰螭吻(ch wn) [3],形似兽,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三曰蒲牢(pú láo),形似龙而小,性好叫吼,今钟上纽是也;四曰狴犴(bì àn) [4],形似虎,有威力,故立于狱门;五曰饕餮(totiè) [5],好饮食,故立于鼎盖;六曰蚆夏(bxià) [6],性好水,故立地桥柱;七曰睚眦(yázì) [7],性好杀,故立于刀鐶(huán) [8];八曰金猊( ní) [9],形似狮,性好烟火,故立于香炉;九曰椒图 [10],形似螺蚌,性好闲,故立于门铺首。”
[1] 赑屃(bì x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赑屃形状
[2] 龟趺(gu f),碑下的龟形石座。龟趺又名赑屃,
[3] 螭吻(ch wn),传说中的龙子。亦为屋脊装饰物鸱尾的别称。
[4] 狴犴(bì àn),又名宪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第七子。形似虎,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图像。
[5] 饕餮(totiè),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
[6] 蚆(b)古书上说的一种贝。蚆夏,又写为蚆螛,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中的第六子,性好水,桥柱上的装饰是其形象。
[7] 睚眦(yázì),发怒时瞪眼睛。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红楼梦》。睚眦,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二子,古代史书记载其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性格刚烈、好勇擅斗、嗜血嗜杀,而且总是嘴衔宝剑,怒目而视,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所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报则不免腥杀,睚眦变成了克杀一切邪恶的化身。中国古代民间神话传说中可见于中国经典中的生物,外形是豺身龙首,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以增加自身的强大威力的作用。
[8] 鐶(huán ) , 见“镮”, 圆形有孔可贯系东西的物品。
[10] 椒图,形似螺蛳,好闭口,故画其形象为门上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