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469A302科学走近中医——读范永升《科学走近中医》有感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我在暑假跟随当地一名老中医抄方之时,一名对中医略有了解的女患者就方剂中柴胡的作用而对医生所开药方的疗效产生了质疑,医生和患者展开了长时间的沟通,这使我认识到中医虽然贴近人们的生活,但其思维方式与人们普遍固有的西方思维方式有较大的差异,人们虽有兴趣了解中医,但因为现代碎片化的信息和缺乏中医基础理论的支撑,对中医的认知或多或少产生了偏差。
近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印发《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旨在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更好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服务。 《规划》提出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这些政策的推出都表现了中医药发展的良好契机。私以为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的一个重大前提就是“人人基本了解中医药”,也就是如何科学走近中医。作为一名医学生,考虑到患者和医生的医学理论知识和视角并非相同,我翻阅了范永升老师的《科学走近中医》-一本为非医学专业者和中医爱好者编纂的书籍,方便简单地探讨一下科学走近中医的看法。
《科学走近中医》对中医哲理、发病、诊断、治法治则、中药方剂等中医基础理论都进行了简单而精炼的介绍,同时也包含了一些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常用知识。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该书结合了一些典型的案例,较之于中医学生漫长的理论学习过程,这本300多页的书能较快的为中医学生构建一个大致的理论框架。一般而言,初学中医会遇到一些基本的认知偏差。如人们常认为中医治根,西医治本。中医治愈都需要一个较长的疗程,但这并非绝对,如《伤寒论》中提到桂枝汤服二三剂而愈的功效。除上之外,单行的独味药也向来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如马齿苋治疗痢疾,夏枯草膏消瘿瘤等。中医理论中“瘀血导致出血”,初学者百思不得其解,瘀血停滞如何导致出血?然《金匮要略》对于血证立有专篇论述,如“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篇就详述了吐血、衄血、便血等,提出了泻心汤、黄土汤、柏叶汤等着各方剂,其中三黄泻心汤是治疗急性出血止血的常用效方,临床观察和验证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和炎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甚佳。随着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或生理学奖后,中医在疑难杂病治法的立足之地更佳宽阔,同时中医在治疗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禽流感等治疗有明显优势。而这些体现中医学良好疗效的实例很少为普通百姓所认知。如果百姓能不被街上鱼龙混杂打着中医幌子经商的种种状况所迷惑,而是将眼光转向一些行之有效安全的中医学基础知识上来,那么其对中医的信任将会更近一步。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陈丽莹,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