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444A281读《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有感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首先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张存悌老师的“阴阳辨决”的重大意义,他特意指出了一种现象,那就是内寒外热,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个他诊治过的一个患者,口腔,舌边,口唇处溃疡反复发作3年多,此起彼伏,伴有鼻腔燎灼感,咽痛,色红,偶有耳鸣,目赤。表面上看患者是一个阳证,但是病人时有胃部胀痛,大便粘,小便黄,舌淡胖润,脉浮滑无力,寸弱。舌象,脉象是阴证。张老师按内寒外热的方法处理,予潜阳封髓丹加味,效果非常好,如果要以滋阴降火的方法处理,就南辕北辙了。这就是辨证准确的重要性。
第二,北京市房山区中医院韩世明老师的“宣肺清解汤的应用及战略性思维”,韩老师举了宣肺清解汤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例子,当时病人的体温是39-40度,持续24天不退,于是西医下了病危通知。韩老师用了他自创的宣肺清解汤,柴胡8g,前胡10g,桔梗10g,枳壳8g,炒牛蒡子10g,炒杏仁10g,防风8g,苏叶8g,百部10g,瓜蒌15g,金银花20g,黄芩12g,桑叶10g,枇杷叶18g,紫苑10g,款冬花10g,半枝莲20g,鱼腥草20g,连翘15g,川贝母10个,生黄芪15g,7付,服药后,体温有所下降,但是降的不多,第五诊时在原方加草河车10g,白花蛇舌草20g,第六诊加了北豆根10g最后体温保持平稳,经过韩老师两年的治疗,患者白血病全愈了,中医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但奇迹发生的前提是你辨证准确,用药得当。这就是中医的伟大,它能让西医判死刑的病人,起死回生。
第三,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李赛美老师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辨证—席谈”,李老师认为TSH(促甲状腺激素)代表阴寒,总T3,总T4代表阳热,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平衡的,所以不存在寒热的问题,甲亢病人通常TSH较低,总T3,总T4较高,所以临床上反应的是热证,但是治疗一段时间后,TSH升高,总T3、T4也会升高,西医说这是一种双向的,李老师认为这是一种寒热错杂的状态,我认为李老师的这个想法标新立异,真的是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啦,而且李老师的这种思想在临床工作中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治疗甲亢效果显著,但是我们也要辨证论治,这是我们中医的一大特色,李老师治疗甲亢也是分型,每个证型用的方都不一样。
第四,是广州第二中医院王清海老师的“从《伤寒论》谈桂枝的临床应用”,王老师首先列举了桂枝的三大特点,首先桂枝生长在亚热带地区,所以它性偏温,二是桂枝的药用部位室嫩枝条,所以有伸展生发之性,三是桂枝气薄,主发散,属于阳性药物,王老师说“如果我们想用好一种药物的话,就一定要把的药性和药味研究清楚,这样才能用得活”,王老师的这句话我非常赞同,我们要想把一位药用好,最主要的就得把它的性味掌握清楚,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性味都没掌握好又何谈应用好呢。第二、他谈了桂枝的功效,体现了桂枝在张仲景方里的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通,这里主要体现一个通字,王老师觉着桂枝在整个《伤寒论》里,更多体现一个通字,我非常赞同。最后,王老师说:“读经在于悟,悟可融汇贯通,得心应手,才能临证不乱;诊病需多思,思能谨查间甚,以意调之,方可称为上工。”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医生,必须提高悟性,多思考,医生决不是一个流水线工人,我们必须多思考,多观察,用于探索,积极实践,是我们医生永不变的主题。
王老师还提出:高尚的医德是保证,我们要时刻关心病人的疾苦,还要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不是越贵的药越好使,能用便宜的药替代尽量替代,还要给病人树立信心,既不吹牛,也不打击病人的心,我觉着每个医生都应该有王老师的求知精神和医德。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王晓艳,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