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442A279回望为了展望——《回望中医》读后感

(2016-10-11 09:51:11)
标签:

悦读中医

分类: 悦读中医
Y442A279回望为了展望——《回望中医》读后感

回望为了展望——《回望中医》读后感

作者:史耀勋
单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
文章编号:Y442A279

自中国近代西医学传入我国至今,中医的发展路程堪称曲折,也曾遭到几近灭亡的程度,赖中医有识之士的集体力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中医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支持,使中医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仍存在一些反对的声音,套在中医身上的不合理枷锁依然牢固,不得不引人深思。

“如果中医真的无用,让他消失掉也算是一个进步,如果中医有宝藏,在我们手中毁掉就是罪过了。”这是陈文垲教授在其新作《回望中医》的自序中所写。陈文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年,临床经验丰富,科研硕果累累。有感于中医现状及未来的困惑,担心中医的消亡,陈文垲教授对中医进行了回望,并谦虚的“得出点感悟”,意在“希望为营造中医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做点事”,体现了一位奋斗半个世纪的学者对中医的热爱、对中医的执着和对中医的奉献精神!

《回望中医》一书,以“科学等于真理吗?”开篇,直面“中医不科学”这一“反中医人”的主要观点,从名词来源、定义、属性等方面对“科学”进行了介绍,揭示了人们对“科学”认识的误区,即“科学具有绝对真理属性”、“科学神圣化”。陈文垲教授指出,科学主要是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表达,具有边界,不能尽善尽美,永远都在继续发展的路上,“今天是正确的,未来或许是有缺陷的,也许根本就是错的”,且科学在精神世界未必灵验,也尚未解开数不清的谜团。因而用“科学”这一非绝对真理来否定中医,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中医正是一种实践医学。

中医的发展壮大不仅需要党及政府的大力支持,更是需要中医人、中医队伍自身的强大、素质的提高。但由于目前社会上一些反对中医的声音,使得一些在校学生和部分从业人员对中医的未来感到迷茫,中医信念不坚定。有鉴于此,陈文垲教授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即全书半数的篇幅对中医进行了回望,既介绍了中医学的发展根基,也介绍了历代中医名家的辉煌成就,“根基牢固、枝繁叶茂、群星璀璨”正是两千年来中医的真实写照,随后又介绍了建国后中医取得的重大成就,如“金针拨障”、“针刺麻醉”、“非典之战”、“砒霜治疗白血病”、“青蒿素获国际大奖”等数个振奋人心的事件,使得中医人看到了既往和目前取得的成就,也能够看到中医未来的光明前途,并坚定信念、树立信心,为中医的走向世界而努力!

回望为了展望,陈文垲教授也对中医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个人的见解,其先从整体与还原、黑箱白箱与灰箱、治人与治病、功能与结构、顺应与对抗、天然与成分、证与逻辑、平衡与调节、辨证与辨病、经验与实验、个体与群体等十一个方面对中医学与西医学进行了比较,堪称完整、全面与透彻,分析了中医、西医两种医学各自的优势所在,并认为中医应该取长补短,积极吸收西医学之长,如检验医学、统计学等为我所用,决不能作茧自缚;同时提出了血清药理学、中药指纹图谱、系统医学、生态医学、整体医学等或许是中医的探索方向。姑且不论这些探索方向是否正确,这种敢于的探索精神即值得我们尊重和学习,相信中医队伍中有众多如陈文垲教授的学者,有众多似《回望中医》的著作不断问世,中医就一定能有美好的明天!

总之,《回望中医》是陈文垲教授的呕心之作,虽仅十万言,但内容系统连贯,思千古而望未来,用心良苦,读之定可会帮助广大学子坚定中医信念,且大有裨益!

末,赋拙诗一首以终之。

上古岐黄至今朝,也曾辉煌也飘摇。

中西碰撞遇瓶颈,振兴不易路迢迢。

《回望中医》甫问世,十万珠玑启波涛!

    展卷连连读三遍,毋得释手待丰饶。

Y442A279回望为了展望——《回望中医》读后感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史耀勋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