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Y429A270至精至诚,大医之路——读《国医大师印象:第二届国医大师人物风采》之刘柏龄有感

(2016-10-10 16:37:47)
标签:

悦读中医

分类: 悦读中医
Y429A270至精至诚,大医之路——读《国医大师印象:第二届国医大师人物风采》之刘柏龄有感

至精至诚,大医之路——读《国医大师印象:第二届国医大师人物风采》之刘柏龄有感

作者:张冬梅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文章编号:Y429A270

近日有幸拜读了《国医大师印象:第二届国医大师人物风采》之国医大师刘柏龄,在追寻大师足迹的同时,笔者被一代国医大师的个人魅力深深吸引,刘柏龄先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在阅读过程中,不得不为其对中医之路的坚持和坚守所折服。

刘柏龄,国医大师,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全国首届“中医骨伤名师”,东北天池骨伤流派“刘氏正骨”第五代传人,吉林省中医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清代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一书中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纵观刘柏龄先生的从医足迹,亦是经历了这样一个从树立从医理想,到不断追求、专心探索,再到豁然贯通的过程。

童年时期,继承家学,初识医典。

刘柏龄1927年6月5日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一个中医世家,祖辈皆行医。祖父刘德玉是“东北刘氏正骨”第三代传人,在祖父的影响下,刘柏龄五岁开始接触中医,从《药性赋》开始读起,到《汤头歌诀》再到《濒湖脉学》。由于他天资聪颖,加之后天的勤奋,小学毕业时,他基本上读完了中医学的入门书籍,为日后走上医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青年时期,立志从医,日益精进。

刘柏龄十六岁正式开始学习中医,在读完中医入门书籍后,他开始深入阅读《濒湖脉学》,而后还研读了《正骨心法要旨》《外科心法》《幼科心法》《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本草备要》《温病条辨》《伤科补要》《疡医大全》等诸多中医药典籍。然而,仅有理论上的学习,没有实践经验,仍然无法学以致用,准确地为病人诊断,这让当时的刘柏龄一度感到茫然。“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叔父的一句话,提醒了困惑中的刘柏龄。从此,刘柏龄开始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和体会,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反复实践,终于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种脉象。

十八岁,刘柏龄第一次为患者正骨,此后,他正式开始了独立的从医之路。他接诊的病人不计其数。对待患者,不论病情轻重,他都十分谨慎,认真对待,以求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让患者尽快痊愈。为了精进医术,他还不断加强学习,报名参加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参加进修学习。一年进修结束后,刘柏龄留校任教。之后又与任继学到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深造。

刘柏龄教学不忘科研,教学、科研与临床相结合,在此期间,研制出治疗骨质增生的“骨质增生丸”,经吉林省科委、省卫生厅主持科研成果鉴定,该药属国内首创,具有国内领先水平。该药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而填补了治疗骨质增生病的国内空白。自应用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刘柏龄还自创“二步十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点刺“暴伤点”治疗急性腰肌扭伤,“一牵三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旋转牵拉松解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理筋八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经临床验证,疗效皆十分显著。刘老的首创之功,当被我国医学史永远铭记。

年过花甲,弘扬中医,终成大师。

晚年的刘柏龄,没有放弃对中医的探索和追求。他坚守在临床一线,兢兢业业地履行着一位医者的职责,为患者解除痛苦。他先后应邀到香港等地以及海外各国进行讲学、报告、会诊,推广中医骨伤技术,其精彩的讲学及会诊技术,深深震撼了海外医学界人士。刘老为弘扬我国传统医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名字和业绩已经被收进《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现代中医骨伤科流派菁华》《当代中国骨伤人才》《吉林英才馆大观》《中国当代高级科技人才系列辞典》以及《中国骨伤科学辞典》等志书中,被永远地载入史册。一代国医大师风范,至此铸成。

   古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国医大师刘柏龄先生,正是凭借这样坚忍不拔的意志,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才有今天的不凡成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刘老对中医的追求,正是这一古训的最好诠释。学无止境,在医学之路上,有刘老这样的前辈作为榜样和楷模,更能激励我们后辈虚心学习、不断前进。

Y429A270至精至诚,大医之路——读《国医大师印象:第二届国医大师人物风采》之刘柏龄有感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张冬梅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