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279A165追寻本源,悟医之道——读《遇见最美的本草》有感

标签:
悦读中医 |
分类: 悦读中医 |

父亲是一位中医迷,最喜欢种各种各样的药物本草 。房前、屋后、院子里、菜地旁,常常有着我不知名的奇怪的植物。小时候,我常常指着这些千奇百怪的叶子问父亲:“这个是什么啊?”父亲笑眯眯地说道:“这个是车前草,顽强,能利尿,祛湿;这个是薄荷,最为清凉,使人静心,这是……”听完这些,尚未懂事的我依旧欢天喜地地戴着小草帽到一旁追逐蝴蝶去,但是这些却不知不觉在最初的我的心灵上留下一道本源之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任务的繁重,对于这些植物,我倒是越来越少接触,渐渐地它们开始淡出我的记忆,直到读到楚林的《遇见最美的本草》,已经踏上学医道路的我开始慢慢意识到,万事万物的本源才最能让人为之动容,也最能让人从中得到收获。
思人之本源
楚林认为:本草不仅可以治病救人,也可以是医心的良药。万物皆有灵性,本草也是。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秉性,各有各的气质,各有各的价值,仿佛芸芸众生,在红尘里演绎着各自的人生。大概因为本草如人生,人生如本草,本草与人皆来源于自然界吧,因而我总觉得从草木的性情出发,能找到人之本源所在。
思医识之本源
初学中药,我接触得最多的是已经风干的药物本草或是制成制剂的药物,虽然它们治疗疾病的价值被充分体现了出来,携带方便,保存简单的特点也满足了现代人追求简便、快捷的需求,但是每一株药草,他们与生俱来的自然之美也应该充分走进人们的生活,走进每一个中医生之心,因为中药的本源是本草。
我们常言道:学习中医,要从其本源出发,追寻最初发展而来的自然之道,方能纵观全局,获得最精准的治病之理,施以最适合的治病之法。现在的我们的学习太少接近自然,太少去探求经典。学药物死记硬背其性味,功效,主治,对其鲜品,种属不求甚解,虽然最后仍可治病救人,但无法观其全貌,悟其药理,何尝不是对自然赋予它独特于众草之美的无视与浪费;学习中医基础,不从经典出发,而去记繁杂的延伸理论,虽然最后仍可有一方见解,但无法放眼整体,何尝不是对医理医识来源之轻视,对中医之根本的糟蹋。根已不在,何以生枝叶?当今社会,提倡诵读经典,发扬经典,作为学习中国医学的我们,应该尝试去追寻事物枝枝蔓蔓最初发育而来的那一枝根茎。
思医患之本源
父亲说,中药最有人情味,多种药物浓缩而来的一杯汁液,是众多植物血肉交织,相互融合的结果,此有血有肉有情之品,岂不比那冰冷的仪器更懂人心所需。当今社会,科技发达了,人们追求广阔了,但随之减少的是人心之间的交流,人与自然之间的融合。《遇见最美的本草》前言里有一句话“用好本草,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医心”,初读这句话我未体会到其中的道理,直到用心感受每一篇文章后,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我才发现,医者,不应该只是医病也应该医心,包括自己和患者的心。
当今,最突出的也越来越多的当属心理疾病,但是这又常常被人忽略和逃避。医患矛盾越来越激烈,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缺乏,患者对医生误解加深,医生信念、医德缺失,众多筑起医患之间一层层堡垒。医生别说是尊严,连自尊都在被践踏。究其原因,我们常发现医生治愈疾病却忘却了对患者内心需求的尊重,患者重视身体疾病而无视对自己心理的了解,医生背负沉重工作任务忘记听听内心所望,医患矛盾的背后或许也有着各自从未认真体会过相互的内心。解决这些问题当从本源出发。医生与其向外行患者解释这个药治什么病,那个药是怎么回事,倒不如从药物本源出发,以其自然之性温和内心,向着患者述说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本草故事,以古老的文化内涵,文化底蕴和自古以来广为人所信服的价值为患者筑其起一道信念,以自身医德为患者抚平内心。这些,足以平息所有冲突,足以消除所有误解。总之,医患关系的发展,治病是标,治心是本。
本源溯医
思父母之源寻找发育根本,本着赤子之心,孝顺父母,将心比心,高颂医德。有人说,学医是最大的孝顺。想来古人之成大医家者,大都是面临着“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这样的环境或许能造就能成大医家之人,但如今之世,信息如此日新月异,而我们的智慧又是集众多古人之结晶,为何不能明白这浅显的道理。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首先要秉承孝子初心,才能以己之心保持高尚医德。
思医识之源,勤求古训,探求经典,追寻古人无尽智慧结晶以寻得最博学知识。不知何时开始,大家都认为学医最苦最累,也许是因为医识之博大,人体结构之复杂使得医学总有无尽的道理需要探索。但中医经过多年历史和文明的沉淀和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丰富的体系,追求经典是最好的学习之法,是最能体会到渊博医识医理之径。
思病患之源,探其发育之根,遂能用以最精确的诊断加以合适的方法祛除疾病,在最大程度上给予患者安慰。在治疗疾病上,中医审察求因,四诊合参,以整体观念发掘疾病发展之因。讲求辨证论治,因而能用以最精准治法,收到最理想效果。想来能成中医之人,必能以病之源探其之根 ,不明此理,良医何为?
思身体之源于自然,深谙养生之道,万物得以安生。《遇见最美本草》最能体现的便是人性自然,《内经》也明确“人与天地相参”“道法自然”。生命的发生发展与自然息息相关,养生之道也与自然最为密切,一个深谙中医之理之医也必有着如此养生之道,方能指道病人正确养生。
后记
本文为第三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悦读中医好感悟复评入围作品,作者为欧宇阳,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官方新浪博客推荐发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