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都说今天是520,是表达爱意的日子,书院君很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表达对国医大师们的敬意!
书院君不是专业中医出身,但每每翻阅国医大师著作的时候,都会被开头的序感动不已。人的一生其实真的很短暂,区区数十载,有多少人能问心无愧地说,“我的时间和生命都奉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但是国医大师们却做到了,他们的坚持、执着和医者仁心,一直指引着我们……
我看病很慢,喜欢探索,人家看不好的病,我总不服气,一定想方设法“
抢”到病人,转到中医科,坚持用中医药治疗。我打过很多硬仗,很多疑难杂症都被我拿下,有些顽症,即使不能治好,我也会有精密的分析,告诉病家这病的来龙去脉,并设法减少他们的痛苦。中医是善术、是妙手仁心,大医精诚是祖宗留下的训诫,不可忘记。
以中医行世,要得到承认,真真不容易。坚持,勇于前进,勇于承担一切责任,什么事情都敢走在前面。有病人,就要
“ 抢”过来用中医方法治疗;有杂志,就要写稿;有科研任务,就去接。做事情,不是为别人做,而是为自己做,为中医做。

从医70多年来,先生坚持“每日必有一得”的座右铭,日则应诊,兼理行政事务、社会活动,夜则读书、写作,“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上自《内》、《难》、《本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下及历代名著,尤对清代叶天士、蒋宝素和近代张锡纯等名家之著述,无不用心博览。他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作过深入的研究,从中领悟到辨证论治的思想和方法。而孙思邈的两部《千金方》,更使他认识到丰富的民间医药是临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是以先生很注意搜集民间有效的单方草药,并且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先生尝言:“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先生是深谙岐黄、医德广被的国医大师,又是诗文史哲造诣深厚的儒者。对“做人”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思考,使他的视野超越了医学范畴,而向史学、哲学领域延伸。先生在对先哲时贤众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社会人情的思索,形成了学术性与普适性相结合的儒学观念,为孔孟儒学“拨乱反正”,阐发其“人学”思想的内涵。
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医精诚”的道德准则,高山景行,垂范后世。在“非典”肆虐时期,有位患者突发高热,急求诊治,当时各住宅小区、单位纷纷采取隔离措施,外人不准入内,先生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徒步至小区外,在车中为患者诊治。
国医大师裘沛然——人学思想研究及诗文赏析
王庆其 主编
……
还有太多太多的大师们,还有那些为了中医默默奉献的人们,真的很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说一句:
感谢有你们,感谢你们对中医的爱!
书院君侃侃而言,除了对中医人的感谢,还有一个目的,书院君很想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热爱着中医呢?
口说无凭,赶紧来检验一下真心吧!!
点击阅读原文,检验一下你对中医的爱吧!测试通过,还有优惠券赠送哦!!
在特殊的日子,满520元还送《遇见最美的本草:一位临床医生的中药札记》一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