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阳蔡氏文化古迹——西山陵园

(2013-10-04 20:39:25)
标签:

文化

http://s2/mw690/a20654f2gx6Dait3E3vf1&690

西山陵园——蔡元定墓,位于建阳市莒口镇上布村翠岚山之源,此墓是元定生前自卜的寿藏,山脉起自西山,大龙奔行数十里,雄伟重重渡峡,成卷簾殿试之格,复列三台之正脉,像生蛇两畔重叠抱卫,入首太阳金星穴,峡格成双鱼获穴,又有麻阳溪水自西向东,环绕抱转,川流不息,墓穴较低近水,虽不见处阳,却能藏风聚气,不害其贵也。

蔡元定(11351198),字季通,号西山,谥文节,赠太子太傅、少傅,建阳麻沙人。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一生不涉仕途,不干利禄,潜心著书立说。为学长于天文、地理、乐律、历数、兵阵之说,精识博闻。著有《大学说》、《律吕新书》、《皇极经世指要》、《洪范解》著作。蔡元定在音律学方面有独到见解,其音律学专著《律吕新书》名扬古今,宋理宗皇帝看后十分高兴,亲笔御书“西山”二字,赐其孙右丞相蔡杭石刻于建阳莒口西山龙头岩上,至今石刻保存完好。

绍兴二十三年(1153),蔡元定秉承父志,筑室西山(今莒口)绝顶,以野菜充饥,刻苦读书,遍览天文、地理、数学、礼乐、兵制等方面的书籍,并融会贯通。绍兴二十九年(1159),24岁的蔡元定知道朱熹在崇安(今武夷山市)五夫讲学,就离开西山到五夫向朱熹问易,朱熹初次考询他的学识,见他谈吐非凡,即大为惊奇地说:“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从此朱蔡二人,政见一致,学术同趣,互为师友,终身相交相知,在学术研究上长达四十年,在四十年的交往中对闽学学派的形成,蔡元定,羽翼紫阳竭尽股肱之力,有超越朱熹的地方总是坦诚相告,把自己的学术思想倾注于朱熹的书集中,所以蔡元定就成为朱熹学向中的重要讲论者,启发者、著述者和修订者。故有羽翼紫阳,领袖朱门的美誉。

乾道六年(1170),蔡元定帮助朱熹在云谷山建“晦庵草堂”,自己在西山书屋内设“疑难堂”。为及时联络信息,在西山、云谷山上构筑灯塔,夜间悬灯相望,灯明表示学习正常,灯暗表明学有难处,翌日往来论学能难。元定每到朱处,朱必留他教日,两人对榻论道,经常通宵达旦。因此,“点灯为号相约,对榻穷研理学”成为朱蔡二人交往的一段佳话。蔡元定去世后,朱熹在给蔡元定的祭文中感叹道“思昔相从云谷西山间,身焉赖以修,过焉赖以补,相与切磋讨论,又相属以遵守。”真实道出朱熹与蔡元定在云谷,西山结下的情谊。时过境迁,尽管历史长河跨越了八百多年,但朱熹、蔡元定师生之间相互学习,锲而不舍,教学相长的精神依然值得后人推崇。

庆元二年(1196),权奸韩侂胄擅政,制造“伪学之祸”,指道学为“伪学”,朱熹被定为“伪学魁首”去职罢祠,元定被诬为“妖人”编管湖南道州。出发前,朱熹率众弟子向蔡元定饯别,在场送行者,都伤感落泪,而元定却泰然自若,谈论无异平常,赋诗云:“执手笑相别,毋为儿女悲,轻醇壮行色,扶摇动征衣,断不负所学,此心天可知。”朱熹见此情景,叹惜曰:“朋友相爱之情,季通不屈之志,可谓两得之矣。”在谈话中,朱熹提出著《参同契》的疑难问题,元定解答如流,在场听者莫不钦佩,朱熹陪同元定到马伏“寒泉精舍”,二人共同参订《参同契》通宵达旦,早餐后,在儿子蔡沉,学生邱崇、刘砥的陪同下,仗履步向道州,在这寒风刺骨的冬天,年过花甲的老人,不顾双脚流血,步行三千里才到湖南道州(今道县)

庆元四年(1198)八月九日,蔡元定因病殁于道州舂陵贬所,时年64岁,守臣上奏,旨许归葬,儿子蔡沉扶柩三千里以还,于当年十一月六日葬于莒口上布村翠岚山之源。

蔡元定贻书训诸子:“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又说:“步步守着仁义礼智信,可传子孙。”蔡元定的贻训不仅是千古传诵的名言,更是“慎独”的典范,成为建阳蔡氏后人的祖训。

蔡元定的去逝,使得朱熹如伤手足,痛心疾首,三撰祭文祭奠,“曾未几时,讣音果至,相向长号,若折左肱而失右臂,呜呼吾道其终穷矣乎!”德祐二年(1276),南宋丞相文天祥,带兵勤王在福建南剑州(今南平)至邵武一线抗击元军,屯兵建阳,特撰写祭文到后山蔡西山祠谒祭,祭词云:“天生朱子,正学大明,天生先生,羽翼厥成。”

http://s1/mw690/a20654f2gx6DaiyLpgAd0&690

1993年,建阳市博物馆和建阳市蔡氏九儒学术研究会协力对蔡元定墓进行了整修。为进一步保护蔡元定墓,海内外蔡氏宗亲捐助人民币17.6万元,于19994月动工至20007月竣工,修建了以蔡元定墓为中心的西山陵园。

西山陵园总面积约2400平方米,陵园整体格局既保留宋代名墓风格,又体现当代园林景观,陵园共分五层,由低向上至最高层为主墓层,象征蔡氏后裔步步登高。主要建筑有牌坊、廊亭、主墓。牌坊高 7.5,宽11,四柱落地,是陵园入口的主要建筑之一。整座牌坊立在水溏中间,因元定公墓是双鱼护穴,双龙戏水,水溏表示大海,牌坊则表示龙门,鱼跃龙门龙戏水,喻为蔡氏后裔有着繁荣昌盛之义。牌坊两边柱子有对联,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给蔡元定的祭词,“绍程继朱集注诸书,揭示迷途启迪后人”。牌坊上还有一大两小内圆外方的孔钱,寓意钱财广进。“忠孝”、“廉洁”、“心传”“道统”则体现了蔡氏家族的门风。进入墓园要从牌坊下的一座12长的小桥经过,这座桥由牌坊外部向墓园内部延伸,象征蔡氏后裔踏上祖先足迹继承祖先遗训。进入墓园拾级而上,便看到一座坐西朝东的廊亭,名为“西山公亭”,亭子入口两边的柱子上有石刻对联,是西山公的遗训,“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亭内刻有《西山陵园略记》,还有文天祥和朱熹的祭词,宋理宗皇帝赠的“太子太傅谥文节”词,清圣祖仁皇帝御书颁赐的“紫阳羽翼”匾词等。主墓的扶手和穴堆,全部用卵石砌成,墓碑高3,宽85厘米,厚30厘米,总重量2.7吨,墓碑刻有“宋太子太傅蔡元定公之墓”。陵园19971月被建阳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11月被确定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蔡元定的子孙现已遍布全国各地,每年都会有许多的蔡氏后裔来到此地祭奠先祖,祈求祖先的护佑。我每次陪着远道而来的宗亲来到西山陵园,与他们一起怀着虔诚之心向我的先祖上香、叩拜,看着缕缕的青烟从墓园里升腾消散在天地间,传递的是穿越千年与先祖的对话,心里默念着先祖的遗训“独行不愧影,独寝不愧衾”“步步守着仁义礼智信”,我心怀感动,心存感恩,感动我的先祖光耀千古的伟大人格。余秋雨在参观完岳麓书院后写下了一篇散文《千年庭院》,朱熹曾经在岳麓书院当过老师,提到朱熹,余秋雨就提到了他的四大弟子之一——蔡元定,余秋雨的文章是这样写的:

世间每个人都会死在不同的身份上,却很少有人像蔡元定,以一个地地道道的学生身份,踏上生命的最后跑道。

余秋雨还写道:

他和他的学生面对磨难竟然能把教师和学生这两个看似普通的称呼背后所蕴藏的职责和使命,表现得如此透彻,如此漂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